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子儀

子儀

读音:Zǐyí

【源】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子仪氏,见《路史》(7)。【人】 子仪克,春秋时宋国向魋之臣,其先必以王父字为氏(7,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左传》 注称: “宋桓司马之臣子仪克。”郑樵将其归入“以字为氏”之列。《姓氏考略》 亦称:“宋向魋之臣曰子仪克,其先必以王父字为氏。”

猜你喜欢

  • 读音:diān【源】 ①系自芈姓。楚庄王之裔庄蹻国于滇(今云南省),汉武帝时滇王降,其后以滇为氏,见《通鉴集览》(17,60)。亦见《姓苑》(15,21)。②西羌姓。晋末后秦姚苌之裔有滇氏(17,60

  • 庆忌

    读音:qìng jì吴公子庆忌之后为氏。(见《元和姓纂》)吴公子庆忌之后。(见《姓苑》)

  • 綽克台

    读音:Chuòkè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有默哷,即姓绰克台氏。“以姓为氏”。《元史》有传。

  • 通吉

    读音:Tōngjí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白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通吉密拉,本哈斯罕人,收国二年来附,遂为穆昆。子和拉布,善女真、契丹字,为御前管勾文字。”

  • 读音:Tǎ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有此姓(3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郟敖

    读音:Jiáào【源】 春秋时楚大夫熊麋郏敖之后,见《姓源》(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亦载,其注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芈姓。《姓源》: ‘楚

  • 杵臼

    读音:Chǔjiù【源】 春秋时陈宣公杵臼之后,见《世本》(17,63)。《姓氏词典》据《世本》收载,其注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妫姓,春秋时陈宣公杵臼之后。”

  • 读音:fù【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附祖(一说附叙)之后有附氏,见《路史》(60,62)及《姓考》(17)。【望】 新平(17,21,60,418)。【布】 四川成都(91)、浙江上虞(279)等地均

  • 读音:wù尧时务成子之后。(见《通志·氏族略》)

  • 读音:xiāng【源】 ①襄,春秋时齐大夫食邑,因氏。《左传》齐有襄罢师、襄伊(17)。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庄公之子遂,字仲,襄为其谥,子孙以谥为氏。仲居东门,亦称东门氏(11,12,15,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