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ū

【源】 ①神农氏之裔,商汤所封孤竹君之子伯夷和叔齐之后有孤氏,见《路史》(17,60)。 ②春秋时郑公族有孤氏(60,62)。【布】 新疆呼图壁有此姓(342)。【人】 春秋时卫国君之妾为孤氏,见《潜夫论》(60,6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其注引 《潜夫论》云: “孤……卫姬姓也。” (按: 《中国姓氏大全》 据此释云: “春秋卫国君之妾姓。” 岂不谬哉! 姬乃卫之国姓,绝非姬妾之意。又,《潜夫论》原文于 “孤氏”后尚有“王孙氏、史龟氏、羌氏、羌宪氏、邃氏” 五姓,而后接 “皆卫姬姓也。” 依 《姓氏考略》 所引,其标点当为: “孤氏,……卫姬姓也。”②其引 《路史》 注云: “孤氏出自夷齐之后。”夷齐,指伯夷、叔齐,殷商诸侯孤竹君之子,因让国而奔周。后因不满周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於首阳山。其后以国为氏,称孤竹氏、竹氏、孤氏。③又云: “郑后有孤氏。”郑亦姬姓国,故此之孤氏亦系出姬姓。

隋代有孤落支; 明代有孤启,德化县丞;又有孤凤,正德举人。

猜你喜欢

  • 乞佛

    读音:qǐ fú【源】 鲜卑人姓。或即乞伏氏之异译(70)。【人】 乞佛成龙,北魏时并州刺史(21,60)。历史上少数民族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北魏有乞佛成龙,并州刺史。(按: “并州”,《

  • 麗飛

    读音:Lífēi【源】 西羌姓(60,62,63)。同荔菲氏(12,60)。【变】 亦作荔非(7)、利非(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与荔菲同承”。《姓氏

  • 扒叉

    读音:Bāchā【综】 彝族姓。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

  • 洛史

    读音:Luòshǐ【源】 彝族姓。属什列家支(375)。

  • 读音:Jū【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

  • 博爾濟錦

    读音:Bó’ěrjìjǐn/Borjigin【源】 ①元时蒙古人姓。国姓,见《蒙古源流》(24,63)。②清蒙古镶黄旗中仍有此姓(61,259)。【变】 清满洲正白旗(259)、驻防杭州满洲包衣镶白旗

  • 解拔

    读音:jiě bá铁勒部有解拔氏。(见《周书》)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据《周书》注云: “铁勒部有解拔氏。”或音xièbá,姑兼收。

  • ⾻飦

    读音:Gǔzhān【综】 《穆天子传》有骨飦氏,后改骨氏(60,62,63)。作〔骨饼〕(75,91),误。

  • 鬬于

    读音:Dòuyú【源】 楚成王之令尹斗榖于菟,字子文,亦称令尹子文,其后因氏(60,62)。【变】 一作〔斗子〕(7),误。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楚斗谷於菟

  • 甘光

    读音:gān guāng甘昭公子成公,世官王所,有甘光氏。(见《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