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威
珞巴族姓氏。出自义都部落,乃其分族。本为氏族名,以之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珞巴族姓氏。出自义都部落,乃其分族。本为氏族名,以之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Kězúhún《姓氏词典》 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朱氏。郡望: 河南。”
读音:Liúnuò【源】彝族姓。属尔恩阿尔卜补家支(375)。
读音:Círuò【源】 纳西族姓。以羊为图腾的氏族名(432)。纳西族姓氏。今云南之宁蒗等地有分布。纳西语“茨若”,意为山羊崽,当以图腾名其氏族,以为家名,或以代姓。
读音:Yā【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屏东有此姓(64)。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ī【源】 见《姓苑》(15,21,62)。【布】 安徽淮南(3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或音tǐ,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Cáoqiū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以地为氏”。《汉书》楚有曹邱生,见 《季布传》。一作“曹丘”。(按: 辩士曹丘(邱) 生因荐举季布而名噪一时,后人遂以 “曹
读音:réng【源】 即有仍氏。夏时诸侯有仍氏之后,以国(有仍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境)为氏,见《姓苑》(7,12,15,17,60)。 【望】河南(17,418)。 【布】唐时敦煌有此姓(232)。 【人
读音:Zhéěrdé【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六派,出界凡、乌喇、哈达、乌喇哈达、长白山、板城寨子村等地(23,63,180,260)。【人】 哲尔德顾山,清满洲正黄旗人,世居界凡,由佐领从征山东有功,
读音:Gōnggǔ’ěr【综】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都伦秦之妻为公古尔氏(260)。
读音:Xújiā【综】 清文宗玫贵妃为徐佳氏(72)。镶蓝旗满洲护军五黑之妻亦为徐佳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