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汗
【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白旗中有巴尔汗氏(259,260)。巴尔汗玛尔占,清察哈尔正白旗人,自准噶尔降清,以三等侍卫从军有功,赐号拉布巴尔巴图鲁(72)。
【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白旗中有巴尔汗氏(259,260)。巴尔汗玛尔占,清察哈尔正白旗人,自准噶尔降清,以三等侍卫从军有功,赐号拉布巴尔巴图鲁(72)。
读音:yīn【源】 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ié【源】 北魏孝文帝时改牒云氏为牒氏(7,11,17,27,60)。【变】 一说,即迭氏(91)。【望】 武威(17,418)。【布】 清时陕西蒲城有此姓(60,62)。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
读音:Jìng【综】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中国姓氏集》(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据《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Shù《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太平图话姓氏综》 注云: “系豎姓分族。”
读音:Bāliá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巴琳”。
读音:lóu娄氏,亦作偻。《风俗通》云:邾娄之国,子孙或以娄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读音:Shū《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kě hóu【源】 代北姓。其先原居渴侯山,因以为氏(70)。【变】 ①一作〔渴俟〕(17,21,62)。②后改为缑氏(9,27,44,60)。或改为渴氏(62)。改为侯氏(7)、纸氏(12,2
读音:Lìfēi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茘非”云: “《广韵》 ‘羌复姓有茘菲氏。’ 一作‘茘非’,又作 ‘丽飞’,或作 ‘利非’。”
读音:Bí【源】 虞舜之弟象封于有庳,其后有象氏、庳氏、畀氏、鼻氏(17,19,21,62)。【望】 象郡(17,418)。【布】 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极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