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éng

【源】 ①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常氏,见《世本》(3,6,12,17,60)。 ②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因氏,见《姓考》(17,62)。 ③清满洲八旗姓恒吉哩氏后改为恒氏(180)。满族姓(181)。【变】 庙讳中六姓有〔��〕,即恒氏(9)。【望】 东海(12,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恒斐,汉时东安长(21)。亦作恒裴(1,6)。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晋城、临汾,甘肃之永登,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兰坪、泸水,四川之南江等地有分布。汉族、白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楚大夫恒思之后。见 《世本》。”望出东海。宋代因避真宗赵恒名讳,改恒为“”。②傈僳族之恒氏则源于猴氏族,傈僳语称“芈扒” (或云称“海扒”、“海彼”)。传说一对夫妻结婚十一年而没有子女。一天,妻子梦见一只小猴扑入怀里,不久就生下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母猴。小母猴长大成亲,生下了孩子便是猴氏族的祖先,叫恒玛塔,遂以为姓。或取恒玛塔之首音谐“”,而为单姓; 或谐“”近似音之 “”、“” 而为姓。

猜你喜欢

  • 阿娜

    读音:A-nà【综】 彝族姓。云南昆明、巍山等地均有此姓(375)。

  • 读音:Gā【综】 源出不详。大陆北方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湖北之监利、老河口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现代北方有(此姓)。

  • 读音:Yuè/Yueh,Ywe【源】 见《姓苑》(15,21)。亦同越(91)。

  • 有駘

    读音:Yǒutái《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简明中国通史》注云:“尧之先有骀氏。”未道其详。

  • 读音:Jìn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鱼台、昌乐、平邑,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

  • 读音:Zhè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台南、高雄等地均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 亦载,未

  • 赫連

    读音:Hèlián【源】①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渊之族,姓铁弗。铁弗勃勃称王于朔方。国号夏,改姓为赫连氏。赫连勃勃改姓诏书:“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

  • 读音:Qiú仇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源出九吾氏。夏朝,九吾氏为诸侯,商代立国号“九”,商朝末年,纣王杀九侯,其族人迁徙各地,后人有加人字旁改为仇姓。二是仇牧之后。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为被

  • 左伯

    读音:Zuǒbó【源】 为左姓之伯,以次第为左伯氏(60,62)。【人】 左伯桃,春秋时燕人,与羊角哀为友,见《史记》(17,62)。一说左伯桃,姓左名伯桃(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

  • 读音:gōng【源】①春秋时晋献公之太子申生,遭骊姬之难,谥曰恭,其后以谥为氏(7,12,15,17,60)。②古时恭、共相通。殷末侯国共(故城在今甘肃泾川县北5里),以国为氏(6)。③南北朝时梁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