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陽
【源】 见《姓苑》(12,21)。一说,秦有成阳君,后以为氏(60)。成阳为地名,尧游成阳而死,葬焉。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南。又,成阳为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信阳东北(80)。或以居地为氏,或以国为氏。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注云: “秦有成阳君,后以为氏。”② 《姓氏词典》 据 《姓谱》 注云:“以地为氏。成阳,古地名,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南。”濮县今废县称濮城镇,划归河南省濮阳市。
汉代有成阳·恢,安阳护军,河东人。
【源】 见《姓苑》(12,21)。一说,秦有成阳君,后以为氏(60)。成阳为地名,尧游成阳而死,葬焉。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南。又,成阳为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信阳东北(80)。或以居地为氏,或以国为氏。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注云: “秦有成阳君,后以为氏。”② 《姓氏词典》 据 《姓谱》 注云:“以地为氏。成阳,古地名,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南。”濮县今废县称濮城镇,划归河南省濮阳市。
汉代有成阳·恢,安阳护军,河东人。
读音:Shíjiā【综】 清镶白旗满洲鸟枪护军保和之妻为什佳氏(260)。
读音:’ěrkùlè【综】 清时满洲人姓。额尔库勒富森保,满洲正蓝旗人,同治中任成都副都统(254)。又,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和英之妻为鄂尔库纳氏(260),〔鄂尔库纳〕似即额尔库勒之异译
读音:Gōuyì【源】 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后有钩弋氏,见《姓氏英贤传》(6,7,12,60)。按,钩弋宫为汉时宫殿名,在陕西长安西北。汉孝武赵婕妤居钩弋宫,太始三年生昭帝,见《汉书·外戚传》,当以殿名
读音:Mùlǐqǐ【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木里乞氏(13)。疑即蔑里乞氏。【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摩哩齐〕(24)。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
读音:Duàn【综】 源出不详。河南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此姓系义马公安局提供; 《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ú hé【源】 春秋时楚人临上洛,左师军于菟和,是以地为氏(60,62)。菟和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左传》: ‘楚司马军於菟和’,是以地为氏。
读音:Kùqílǐ【综】 清时满洲人姓。或即科奇哩氏、或即郭奇里氏之异译。清正白旗满洲马甲五伦太之妻为库奇里氏。又,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明德之妻为库齐里氏(260),〔库齐里〕似即库奇里之异译。
读音:Qūyǐn【源】 北魏时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7,9,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古今姓氏校勘记》收载;《姓氏词典》引 《魏书·官氏志》亦收。(按: 查今中华书
读音:Chéngyáng【源】 见《姓苑》(12,21)。一说,秦有成阳君,后以为氏(60)。成阳为地名,尧游成阳而死,葬焉。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南。又,成阳为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信阳东北(80)。或
读音:Zhuǎn【源】见《姓苑》(15,21)。或以地名为氏(62)。【布】甘肃临泽(352)、安徽淮南(362)、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