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àn

【源】 ①周文公第四子周公旦之后(15,60)。②齐桓公之后有桓氏,因避仇改为亘氏、旦氏(15,60)。③宋绍兴三年,以国讳,避赵桓之名讳,改桓氏为亘氏、旦氏,见《古今姓氏辨证》(60,62)。亦见《姓苑》(15,21)。【布】 云南镇雄(331)、甘肃永昌(392)、江西新干(400)、台湾高雄、桃园(64,68,261)、四川武胜(321)、汉源(336)、垫江(337)、中江(345)、彭县(354)、纳溪、乐山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老河口,湖南之益阳,贵州之普安,云南之泸水、河口、马关,四川之通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藏、土家、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①“周公旦之后。”周公,武王弟,名旦。此当系出姬姓。②又云:“齐桓公之后(有)桓氏,避仇改为亘氏、旦氏。”(按:齐有二桓公:一为姜姓,即公子小白,春秋时第一个霸主;一为田氏,名干,即齐太公,战国时齐君。)《姓氏词典》以为,此指“春秋时齐桓公”,故当系出姜姓。③其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宋绍兴三年,因国讳改桓为旦氏。”

猜你喜欢

  • 读音:Gě/Gee【源】 见《姓氏辨误》(26)。即盖氏,今人已别为二姓。【布】 台湾高雄(68,261)、河北枣强等地均有此姓。

  • 各爾格兹

    读音:Gèěrgézī【综】 裕固族姓。系自“四个马家”部落,似来自柯尔克孜族名之音译,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清末民初改为耿姓(198)。裕固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裕固族》 收载。“各尔格兹”实乃 “

  • 達德履台

    读音:Dádélǚtāi【综】 元时人姓。爱不哥察儿,蒙古达德履台氏,元时仕至韶州路达鲁花赤,见《申齐文集》(399)。

  • 斡準

    读音:Wòzhǔn【源】金时女真人姓。斡准系女真人部名,居苏滨水(今绥芬河)、巴忽岭(今老爷岭兴凯湖西南部)、毛密水(今兴凯湖南的门河)一带,以部为氏(71,397)。【变】①亦作〔斡准〕(397)、

  • 瑚錫

    读音:Húx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23,63,180,260)。 【变】一作〔胡锡〕(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辉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满族姓

  • 读音:Sōng【源】 见《姓苑》(12,21)。【人】 崧极玄子,见《史记》(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苑》亦收,未详其源。《史记》有崧极元子。

  • 读音:Gòu【源】 见《姓苑》(15,21,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Dào《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收载,“元有倒温、倒刺沙。”未详其他。

  • 涉其

    读音:shè qí【综】 春秋时楚大夫涉其帑之后,见《世本》(3,7,15,17,24)。然据张澍考证,《世本》有误,涉其非姓(26)。今姑录此以备查。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汉

  • 读音:zhé【音】 又音(Shé)(17,75)。【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折文子之后,见《姓氏大全》(17,21)。②东汉时武威太守南阳人张江封折侯(折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70里),曾孙名国,为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