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áo

【音】 朝氏有Cháo、Zhāo二音,参见朝(Zhāo)姓。【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朝氏(5,60,62)。②系自姬姓。春秋时蔡大夫朝吴声子之后(7,11,12,17,60)。③唐时日本姓朝臣氏后改为朝氏(7)。④蒙古(369)、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亦作晁、鼂(7,62)。【望】 汝南(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朝景焕,隋时人,著有《野人闲话》六卷(21,6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田林,广东之高要,四川之合江,山东之平度、平邑,河北之尚义,陕西之韩城等地皆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潜夫论》 曰:“宋徽子后有朝氏。” 此当系出子姓。② 《姓氏考略》引 《姓氏急就篇》 注云: “声子之后。”声子,即公孙归生,春秋时蔡文侯之子,字子朝,其子朝具以名字为氏。此当系出姬姓。③或即晁 (鼂姓。郑樵注“”云:“亦作朝,亦作 ‘鼂’,姬姓。周景王子朝之后。朝,亦作晁。”)

一音diāo,又音zhāo,皆为姓。

南北朝时有朝景焕。(按: 《姓氏词典》 引作“隋有朝景焕。”)宋代有朝思诚,湖州刺史; 明代有朝祉,训导; 又有朝泰言,永丰丞。

猜你喜欢

  • 读音:shī春秋时有诗国,亦作邿。(见《左传·杜预注》)以国为姓。

  • 食我

    读音:shí wǒ【源】 春秋时晋大夫扬食我伯石(食我为字,伯石为名)之后,见《姓源》(17,62)和《路史》(26,60)。《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路史》云: “晋后有食我

  • 鐵木兒

    读音:Tiěmùér《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注云:“蒙古族姓氏。元有铁木儿·不花、铁木儿·塔识。”(按:疑此即“帖木儿”之别译。铁木儿·不花,当是“帖木儿·补化”之别译。

  • 吐門

    读音:Tǔmén【综】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门为门氏,见《魏书·官氏志》(7,12,60)。一作叱门氏(60)。一说,吐门系叱门之讹(70)。亦作〔徒门〕(416)。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

  • 錫克德

    读音:Xīkèdé【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卦勒察(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卦勒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薛亦

    读音:Xuēyì【源】薛亦,亦译为〔雪泥〕、复数为雪你惕。蒙古尼鲁温部一支(397)。当以部为氏。 【人】哈八儿秃,薛亦氏,从千户脱伦伐宋,殁于阵。子察罕,从平宋,授管军总把,累迁左翼屯田万户府副万户

  • 倮愛

    读音:Luǒài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kǎn【源】 春秋时宋国附庸国有坎氏(故城在今河南巩县东),系宋微子之后,以邑为氏(6,7,12,15,60)。【望】 睢阳(17,60,418)。【布】 江苏武进(314)、台湾屏东、花莲(6

  • 读音:Qí【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原姓西俄朗,后分支为二,一曰琪、一曰却木(159)。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谱》亦收载,未详其

  • 允戎

    读音:Yìnróng【源】 西羌部族有允戎氏,系允格之裔,见《姓考》(17,62)。以族名为氏,参见允氏。《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姓考》注云: “西羌姓。以部族为姓氏。‘允格之裔,西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