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ōng

松姓起源比较有趣。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到泰山祭祀,在立石、封祠祀后下山途中,突遇大雨,而山上无处躲雨,于是秦始皇就立于松下躲雨。不久风息雨停,秦始皇认为这棵大树护驾有功,当场赏封该树为“五大夫”。此后当地就有人以“五大夫”———“”为姓氏。

松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一十六位。


【源】 ①相传秦始皇遇雨避松下,封松为五大夫,后人因以为氏(15,17,60)。亦见《姓苑》(6,12)。②清时云南丽江府中甸厅土千总、石鼓(今丽江西北)土把总均为松氏,系藏族(253)。③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23)。【望】东莞(17,21,60,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松赟,隋时北海人,为石门府队正(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河口、马关,广东之吴川,山西之太原、长治,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引 《元和姓纂》 云:“秦始皇遇雨避松下,封松为五大夫,后人因氏焉。望出东莞。” 《中文大字典》 引 《尚友录》 亦云: “秦封松为大夫,因氏。”

隋代有松赞; 唐代有松寿; 明代有松晃,长芦运司经历。

猜你喜欢

  • 安期

    读音:ān qī【源】 以地为氏(60,62)。安期故城在今山东莱芜南20里。琅邪人有安期氏,见《姓氏英贤传》(60)。【变】 一作〔安其〕(60)。【望】 齐郡、琅邪(17,60,418)。历史上罕

  • 若敖

    读音:ruò ào【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君熊鄂之子熊仪,谓之若敖,后以为氏(7,12,17,21,60)。【它】 春秋时楚君不以寿终者,葬时不按成君之礼,皆谓之敖。若敖、霄敖、堵敖、杜敖、訾敖、陕

  • 读音:zhào【源】 ①本作肁,户之始也,见《说文》。当以户为氏(60,62)。②战国时赵大夫肇贾之后,见《国策》(60,62,91)。③清时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后有改姓肇者(180)。今满族姓(18

  • 读音:xún【源】①古栒国在扶风(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后为周大夫采邑,其后因氏(17,62)。②晋时南部林邑(今越南境)国王范文之子燮,能穆宗族,受邑栒栎,故有栒氏、栎氏,见《路史》(60,62)。

  • 读音:Suō《姓氏词典》 引 《万姓统谱》收载。未详其源。

  • 徒何

    读音:tú hé【源】 ①源出辽西鲜卑,以地为氏(60,62)。②五代十国时北周赐柱国太尉李弼姓徒何氏(7,12,27,60)。【变】 《北史》作〔徒河〕(27)。亦作〔徒河段〕(416)。历史上代北

  • 温月

    读音:Wēnyuè【源】 康居(汉时西域国)王姓,先居张掖祁连山昭武城,为突厥所破,南依葱岭,遂有其地,支庶皆改姓昭武,示不忘本也,见《唐书》(24,63)。历史上西域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 读音:Ài【源】 ①唐回鹘国相有爱邪勿,赐以爱为氏(17,60,62)。亦见《姓苑》(21)。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爱氏(256)。【望】 河西(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 虞佳

    读音:Yú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鄂克敦城、裕发等地(23,63,180,260)。【变】 后改为虞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鄂克敦城及裕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

  • 額勒赫

    读音:Élèh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绥芬、尼尔吉、黑龙江、爱珲等地(23,63,180,260)。【变】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鄂尔葛氏、正白旗蒙古马甲佛保之妻为额尔格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