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ī

【源】 ①古枝国在楚(故城或在今湖北钟祥北枝水流域),见《国名纪》。戎伐楚,侵訾枝是也,以地为氏,见《世本》(17,60)。②春秋时楚公族有枝氏,见《路史》(60,62)。一说,为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有枝氏(6,12,15,17)。③春秋时晋大夫栾枝之后,以名为氏(12,60)。④春秋时秦大夫公孙枝之后,以名为氏(12,60)。【望】楚郡(17,418)。【布】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浙江萧山(209)、上虞(279)等地均有此姓。【人】枝宏,汉时符节令,赵郡邯郸人(6)。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临汾、忻州、大同,安徽之泾县,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或姓 ‘枝如’。”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楚公族有枝氏。”子躬当为楚公族,若是,此当系出芈姓。②或按: “此必晋栾枝,或秦大夫公孙枝之后也,以名为氏者,若枝如子躬,其后自为枝如氏矣。” 依此,则或系出姬姓 (栾枝,晋公族); 或系出赢姓。③或以地为氏。“訾枝,楚地(在今湖北宜都县东),以地为氏(《姓氏考略》)。”

猜你喜欢

  • 勒佳

    读音:Lè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明海之妻为勒佳氏(260)。

  • 瑕丘

    读音:xiá qiū【源】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庶子食采于瑕丘(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南),因以为氏(7,12,15,17,60)。 【人】瑕丘申阳,汉时项羽将(12,17)。瑕丘仲,一说汉时人,一说唐时

  • 章仇

    读音:zhāng chóu【源】 系自姜姓。汉时章弇为齐公族之后,因避仇,遂加仇字为章仇氏(7,12,17)。一说,秦末项羽封章邯为雍王,汉高祖定三秦,章邯败走自杀,子孙处仇山,因号章仇氏,见《唐章仇

  • 读音:Zhì【综】 源出不详。汉、满等民族均有此姓。北京、湖北武汉(91)、河北隆化(344)、山东新泰(359)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东之鱼台,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大同、

  • 读音:Gōu【源】 ①钩弋氏之后,或为钩氏,见《姓苑》(7,9,17,24,60)。②本勾氏,宋避高宗讳加金为钩,见《挥麈录》(7,11,17,24,60)。【望】 开封(17,418)。【变】亦作〔

  • 胡什喀哩

    读音:Húshíkāli【综】 清赫哲族姓,世居三姓城(185)。亦作〔傅特哈〕、〔傅什〕、〔马林卡〕、〔富萨哈里〕,汉姓为胡氏(186,187)。疑为瑚锡哈哩之异译。

  • 諾曷鉢

    读音:Nuòhébō【源】吐谷浑人姓常带“钵”音,如菩萨钵、诺曷钵等(196)。吐谷浑人系今土族先人。

  • 公孙

    读音:Gōng sūn公孙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按照周朝制度,王位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其他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他们的后代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公孙姓望居扶风(今陕西长安县西)、高阳(今

  • 读音:shèng舜裔胜屠氏之后。(见《姓氏寻源》)周公时有胜书。(见《吕氏春秋》)汉复姓,《何氏姓苑》有胜屠公,为河东太守。(见《广韵》)

  • 读音:bǐng【源】 ①相传古帝神农之臣有丙封(一作屏封),为丙姓之始(60)。 ②炎帝之裔封于丙(故城在今山东泰山附近黄县东),后为宋邑,其后以邑为氏,见《姓源》(17,62)。 ③春秋时齐大夫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