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uán

栾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自姬姓。春秋时晋国靖侯的孙子名宾,被封于栾邑(今河北栾城一带),世称栾宾。他的后人便以封邑地为姓氏,称栾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自姜姓。春秋时,齐惠公的儿子名坚,字子栾,后代子孙有人用他名字的“”作为姓氏,遂成为栾氏的一支。望族出于西河、魏郡。三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栾书(即栾武子)的后代。

栾氏是因晋靖侯的孙子宾食采于栾邑而得姓,望族居于西河郡,即现在的山西离石。又有说晋靖侯孙宾的食邑是赵州,所在地就在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栾城,他的子孙以邑为姓氏,始有栾氏。栾氏后人尊栾宾为栾姓的得姓始祖。另春秋时期栾书的后代为晋国的公卿。

栾姓历史人物有栾布,西汉梁人。少时受雇于酒家,曾被卖为奴隶,居燕地为主报仇,被举为燕将。高祖攻破燕地,栾布被俘,因栾布与彭越相知,彭越推荐他为大夫。后汉高祖杀彭越,曾下令不许旁人收尸,栾布冒死哭葬彭越。汉高祖欣赏他的勇气与义气,免去其罪责并封为都尉。文帝时,栾布出任燕相,他死后,燕、齐为其立社,号栾公社。栾巴,东汉人,性格直爽,学问精深。为官明察秋毫,重视教育。后因上书为陈蕃和窦武鸣冤,下狱后自杀。

栾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四十三位。


唐叔虞之后,晋靖侯孙宾食采栾邑因氏焉。望出西河。(见《元和姓纂》)

春秋栾书之后代为晋卿。(见《万姓统谱》)

晋靖侯孙栾宾食邑赵州,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栾城是其地,以邑为氏。又齐有栾氏,姜姓,齐惠公之后。惠公子坚,字于栾,是以字为氏者,望出西河魏郡。(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春秋齐>栾施,大夫。<晋>栾

肇,尚书郎。<明>栾恽,齐河人,通政使。

猜你喜欢

  • 空相

    读音:kōng xiàng【源】 ①春秋时宋公族中有空相氏,见《路史》(12,17,21,60)。 ②为空桐之讹,犹相里讹为桐里也,见张澍《姓氏五书注》(60,62)。【人】 空相机,晋惠帝时人(7,

  • 瑚爾泰

    读音:Húěrtài【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辉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巴平

    读音:Bāpíng【源】 西夏人姓(240)。

  • 读音:xún【源】①古栒国在扶风(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后为周大夫采邑,其后因氏(17,62)。②晋时南部林邑(今越南境)国王范文之子燮,能穆宗族,受邑栒栎,故有栒氏、栎氏,见《路史》(60,62)。

  • 壺丘

    读音:Húqiū【源】 ①壶丘,陈大夫采邑(故城在今河南新蔡东南),子孙以地为氏(17)。②出自郑国壶丘封人之裔,见《姓氏英贤传》(60,62)。【变】 一作〔壶邱〕(6,12,17)。【望】荥阳(4

  • 读音:Píng【源】 ①春秋时有夔子国,故城在今湖北秭归东之夔子城,地名夔沱,为其故址,其后有凭氏(17,60,62)。②关西夫蒙氏之后改为凭氏(60,62)。③古读冯为凭,凭、冯或为一姓(60,62

  • 读音:chāo【源】 见《元和姓纂》(6,15,21)。【望】临川(418),临淄(17,60,62)。【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超喜,汉时太仆(9,11,21)。超华,明时江西宜黄人,正德中

  • 读音:Wǔ武姓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有五个。一是以谥号为姓氏,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便以其祖辈之谥号为姓氏,亦称武氏。是为河南武姓。二

  • 達朗古忒

    读音:Dálǎnɡɡǔ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达朗古忒氏(260)。

  • 读音:yàn齐太公后有彦氏。(见《路史》)▲<宋>彦室,叙州人,道士。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澄海、安徽之泾县、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