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
【源】 ①见《姓解》(9)、《急就篇》姓字注(63)。或为弃疾氏所改(62)。②唐时吐蕃君长有弃宗弄赞,其后或因以为氏(62)。【布】 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解》亦收,未详其源。(按: 疑为复姓弃疾氏所改。)
【源】 ①见《姓解》(9)、《急就篇》姓字注(63)。或为弃疾氏所改(62)。②唐时吐蕃君长有弃宗弄赞,其后或因以为氏(62)。【布】 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解》亦收,未详其源。(按: 疑为复姓弃疾氏所改。)
读音:Hūtú《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汉有呼屠征、呼屠吾斯。”未详其源。(按:其为姓,当出自匈奴族。)
读音:Jím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pú lán后魏内入诸姓之一,后改为仆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Jiāfǔ【源】 系自姬姓。周大夫家父之后,见《姓考》(17,62)。《姓氏词典》引《姓考》收载。其注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氏。周大夫家父之后。”
读音:Shān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为姓氏。周代有山务之官,掌管山林,后代以官为氏。二是为烈山(又作列山)氏之后。据说炎帝出生于烈山,故号烈山氏,他的后代有的就用“山”作为姓氏。山姓历
读音:bái yáng tí吐谷浑别帅,有白杨提姓。(见《魏书》。后魏有白杨提度汁,吐谷浑别帅,率户附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读音:Yèhè'nàlǎ【综】 清满洲人姓,或系纳喇氏之分支。叶赫纳喇全庆,清满洲正白旗人,道光进士,累擢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61)。《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 注
读音:zhǐ【源】 春秋时齐公族之后有氏氏,见《路史》(17,60)。亦见《直音》(15,21)。【变】 ①北海氏仪,后改为是氏(9,15)。 ②一作(17)。【望】
读音:Gānxiān【源】 周惠王少子太子带,即甘昭公,其子甘成公之后有甘先氏、甘庄氏、甘士氏,见《路史》(17,60)。作〔甘光〕(76),误。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甘莊(庄
读音:Róngpǔ历史上门巴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 收载,未得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