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ì

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武王将弟弟姬高封于毕,建立毕国,人称姬高为毕公高。后有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毕氏。二是少数民族姓氏。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族出连氏为单姓毕。三是由任姓所改。据《世本》记载,任姓有改姓毕者。

毕姓发源地约在今陕西长安、咸阳两地之北。春秋时,毕姓主要居住在山西。战国时,毕姓进入山东。先秦时期,毕姓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一带。西汉时,毕姓已扩展于今河北,广西也有毕姓。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东平郡的毕姓日盛,太原郡望、河内郡望、河南郡望日益壮大。唐末,毕姓向南迁徙到两湖一带。北宋时,毕姓避居今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明初,山西毕姓人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清乾隆年间以后,毕姓入迁东北三省。此间亦有赴台湾,或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者。如今,毕姓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为多。

毕姓历史人物有毕昇,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庆历年间,其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以火烧硬后制成活字。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毕昇是世界上用活字印书的第一人。毕朗,清才女。幼工诗文,兼善鼓琴,又精绘事,尤其擅长画美人、兰菊。毕沅,清代文学家、学者。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史、金石等。组织人员编《续资治通鉴》,是与《资治通鉴》相衔接的编年体的宋、辽、金、元史。

毕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七十六位。


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于毕,以国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出连氏后改为毕氏。(见《魏书·官氏志》)

▲〈春秋晋〉毕万,事献公。〈后魏〉毕众敬,须昌人,兖州刺史。〈宋〉毕升,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


《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 《半月谈》1992年第18期称: “明代有记载,今台湾竹市仍有此姓。”未详其他。

猜你喜欢

  • 布仁

    读音:Bùrén【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县(435)。

  • 塞萬尼

    读音:Sàiwàn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雾”,遂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 胥門

    读音:Xūmén【源】 春秋时吴大夫胥门巢居胥门,以所居为号,其后遂为胥门氏(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左传》 注云: “吴大夫胥门巢之后也。”以地为氏。《中

  • 珠爾克

    读音:Zhūěrkè【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索伦(23,63,180,260)。 【变】清镶黄旗满洲马甲伍里之妻为朱勒格氏,正白旗满洲马甲阿色里之妻为珠勒格氏(260),〔朱勒格〕、〔珠勒格〕等似均为

  • 读音:Wéi【综】源出不详。河北三河有此姓(285)。

  • 公息

    读音:Gōngxī【源】 春秋时邾大夫公息忌,见《吕氏春秋》(7,11,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吕氏春秋》有公息房,郑大夫。其为公息氏之始耶?《姓氏

  • 烏查

    读音:Wūzhā【综】 清正蓝旗满洲监生莫墨立之妻为乌查氏(260)。又,清满洲正黄旗中有武扎氏(259),正白旗满洲护军佛保之妻为吴占氏,正蓝旗满洲前锋护军巴秋之妻为吴查氏,正黄旗满洲骁骑校坑色之妻

  • 读音:Xiāo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嚣”云: “亦作‘枵’。元嚣之后。”元嚣,即玄器,一名青阳,相传为黄帝之子,为嫘祖所生。此当以名字为氏。

  • 读音:Bā【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北京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騰元

    读音:Téngyuán《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腾元·葛野。”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