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
【音】 澹氏有Dàn、Tàn、二音(60)。且源出不同,参见澹(Tán)姓。【源】 唐会昌年中,进士啖鳞为避武宗李炎之名讳改为澹氏(60)。与澹台氏所改单姓澹不同。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词典》 据 《姓考》 注云:“以水名为姓氏。澹水在湖南安乡县东。” ②为啖姓所改。郑樵注 “啖” 云: “啖氏……避 (唐) 武宗讳(李炎)改为澹。” 《汉语大字典》转引 《千家姓》 云:“江都族。” 《太平图话姓氏综》有澹淡。
一音tán。
【音】 澹氏有Dàn、Tàn、二音(60)。且源出不同,参见澹(Tán)姓。【源】 唐会昌年中,进士啖鳞为避武宗李炎之名讳改为澹氏(60)。与澹台氏所改单姓澹不同。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词典》 据 《姓考》 注云:“以水名为姓氏。澹水在湖南安乡县东。” ②为啖姓所改。郑樵注 “啖” 云: “啖氏……避 (唐) 武宗讳(李炎)改为澹。” 《汉语大字典》转引 《千家姓》 云:“江都族。” 《太平图话姓氏综》有澹淡。
一音tán。
读音:Dòu/Dow【综】源出不详。或即鬬(62)。鬦凤,明时栾城人,正德中任平阳府经历(51,21)。
读音:Qiè【源】 见《姓觿》(17)。 【望】 河南(17,418)。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觿》 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chéng【源】 ①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城(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南),因以为氏,见《姓源》(17,62)。 ②春秋时宋公子城之后,见《姓考》(17,62)。③氏于事者,城、郭、园、池是也,见《风俗通》
读音:zuò【源】 ①周公之子,封于胙,是为胙伯。滑州胙城(故城在今河南延律北35里),是其国,后为南燕所并,子孙以国为氏(7,15,17,60)。 ②周公之子祭公之后有胙氏,见《路史》(60,62)
读音:Mù’áng【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县岳宋大寨(160)。
读音:hóng周文王四友闳夭之后,以名为氏。(见《风俗通》)闳氏,周文王四友闳夭之后。汉有广陵相閎孺。(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
读音:Wěi《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ì【源】 相传黄帝之臣隶臣作算数,为隶姓之始,见《姓氏寻源》(60,63)。【变】 亦作〔〕(15)、〔〕(9)。【望】 齐郡(
读音:Hài【源】 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会》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xūn【源】 见《姓苑》(6,9,12,15)。【望】 河西(17,418)。【布】 浙江余姚(389)、台湾(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薰成,明成化初任建宁卫千户(21)。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