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ióng

熊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芈姓。鬻熊为周文王之师,曾孙熊绎被封于楚,其后人遂以祖父字为姓氏。二是以祖辈名号为姓氏,为黄帝有熊氏之后。三是由他族改姓而来。

熊姓发源于今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秦汉时熊姓以上述几个地方为中心发展繁衍。还有少数散居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魏晋南北朝,熊姓已迁入江南广大地区,逐渐在湖北江陵、江西南昌发展壮大,后陆续向江苏、浙江地区迁移。宋初熊姓有人移居福建。明初,熊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陕西等省。明代以后,熊姓子孙陆续向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海南各处迁徙。如今,熊姓以湖北、江西、四川、湖南等省为多。

熊姓历史人物有熊安生,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精“三礼”,通五经,继承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熊朋来,元朝文学家、音乐家,能文,又通音律,尤善鼓瑟,著有《五经说》《瑟谱》。熊十力,近代著名学者。早年参加过武昌起义,任都督府参谋。后到北京大学任教,融会儒释思想,发挥《周易》、宋明理学和佛教法相唯识之学,提出“新唯识论”。著有《新唯识论》《十力论学语要》《原儒》等。

熊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二十一位。


【源】 ①黄帝有熊氏之后(9,17,21)。有熊,古地名,故城在今河南新郑,黄帝都于有熊,故黄帝曰有熊氏(62)。②系自芈姓。鬻熊为颛顼帝苗裔,即陆终之子季连之裔孙,为周文王师。周成王封其曾孙熊绎于楚之丹阳(故城在今湖北秭归东),子孙以熊为氏(6,7,8,12,17)。③苗族姓(114,117)。又,湘鄂川黔毗邻地之苗族仡熊氏,汉姓为熊(110)。④普米族本牙氏,汉姓为熊、曹(145)。⑤傈僳族以熊为原始图腾的氏族五饶时,汉姓为熊(148,149,150)。⑥四川、甘肃地区白马人当纳氏、热惹氏、亚咕氏等汉姓均为熊(220)。⑦布依(105)、彝(130)、满、蒙古(344)、瑶(117)、阿昌(142)、壮、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望】南昌、江陵(17,60,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北、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4省熊姓约占全国汉族熊姓人口66%。【人】熊髠,上古羿之贤臣(11,21)。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贵阳,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苗、傣、水、壮、藏、土家、布依、傈僳、阿昌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楚鬻熊之后,以名为氏。望出南昌、江陵。” 《姓氏考略》注引 《世本》 亦云: “鬻熊为文王师。成王封其曾孙熊绎于楚,子孙以熊为氏。”或按: “古之诸侯,传国者为诸侯,则称国,支庶非诸侯乃称氏。今楚有国称王,而其君世称熊氏,蛮夷之道也。”②《姓氏考略》据《元和姓纂》注云: “黄帝有熊氏之后。”相传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轩辕氏,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按: 或云“轩辕”即“嚣”; 而“”为黄帝部落图腾。)③傈僳族之熊姓,出自 “欧扒”。本氏族名,或以为姓。或取欧扒之首音谐以欧字而为单姓; 或取欧扒之汉意——“”而为姓。传说古代有个姑娘上山砍柴,遇到一只熊,姑娘吓昏了过去。醒来,熊变成了一个小伙子,守护在她身旁。两人彼此相爱,生一个孩子,起名叫熊孩。熊孩身强力壮,后代也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天生一身熊力气,成了后来的熊氏族。(《中国人的姓名·傈僳族》)④阿昌族之熊姓,分布于云南之陇川,出自 “本牙” 氏。《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有载,未道其详。

春秋楚有熊宜僚,贤者;晋代有熊远,元帝初为尚书左丞, 南昌人; 宋代有熊天赐; 明代有熊��弼;清代有熊赐履,康熙时英武殿大学士。

猜你喜欢

  • 读音:Zé【源】 ①见《姓苑》(7,9,11,12,15)。或居于泽者,以所居为氏,或居于泽州(故城在今山西晋城东北)者,以邑为氏(60,62)。②清时岭夷十二地,嘉庆二十三年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

  • 喀楚特

    读音:Kāch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变】 清蒙古正红旗中有喀出特氏(259),正蓝旗满洲蓝翎护军武格之妻为克楚特氏(260),〔喀出特〕、〔克楚特〕等似均为喀楚特之异

  • 喇準

    读音:Lǎzhǔn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收载,原意为 “鹰”,汉姓为 “张”。本汉人融入阿昌族。

  • 相夫

    读音:xiàng fū【综】 《韩非子》有相夫氏之墨。亦作〔相芬〕(1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亦作 ‘相芬’。见 《韩非子》。”或音xiàng

  • 羅遣

    读音:Luóqiǎn【综】 白族姓。云南碧江地区白族以虎为图腾的氏族名(130)。亦称〔腊波〕(138)。

  • 读音:Yù/Yuh【源】 见《姓苑》(7)。【变】 一作鬱(7)。

  • 黎姆里里

    读音:Límǔlǐlǐ【综】 彝族姓。属尼祖普生家支,四川昭觉有此姓(375)。

  • 武陵

    读音:wǔ líng【源】 武陵,汉置郡,故治在今湖南溆浦南3里。其先以地为氏,见《风俗通》(60,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风俗通》注云: “以地为氏。”汉代设武陵郡,辖境

  • 度拔

    读音:Dùbá【源】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氏(425)。

  • 读音:làng【源】 ①以水名为氏(60,62)。当指出湖北荆山东、而后西流之沦浪之水,见《水经注》(80)。②或系浪我氏、庄浪氏所改(60,62)。亦见《姓苑》(21)。③女真人姓(213)。【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