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ān【源】 见《姓苑》。古郸国,即亳之鹿邑(故城在今河南鹿邑西南70里),见《国名纪》。汉时周应封郸侯,即其国,后因氏,见《汉书·功臣表》(17,60,62)。【布】 山西汾阳(278)、代县
读音:Bǎi’ěrguōnútè【综】 清蒙古正黄旗中有柏尔郭奴特氏(259)。一作〔栢尔郭奴特〕(260)。
读音:Fùsèlǐ金代女真族姓氏,属女真白姓。或写作“富色哩”。《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参见“富色哩”条。
读音:héng【源】 ①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常氏,见《世本》(3,6,12,17,60)。 ②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因氏,见《姓考》(17,62)。 ③清满洲八旗姓
读音:Dūluó【源】西夏人姓(31,95)。 【人】都罗重进,西夏人,见《宋史》(54)。《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都罗重进”。未详其源。
读音:mǔ【综】 彝族姓。居四川德昌,汉姓为赫、赵、孟、毛、罗等姓(332)。
读音:Zhūchē’ěr【综】 清驻防索伦正红旗中有朱车尔氏,世居嫩江(259,260)。
读音:ā luó车师后部王阿罗多。见《汉书》:姓阿罗,名多。(见《姓氏考略》)
读音:Bìxiàng【综】 苗族姓。贵州黄平有此姓(116)。
读音:Wòzhǔn【源】金时女真人姓。斡准系女真人部名,居苏滨水(今绥芬河)、巴忽岭(今老爷岭兴凯湖西南部)、毛密水(今兴凯湖南的门河)一带,以部为氏(71,397)。【变】①亦作〔斡准〕(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