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
【源】 ①西周铜器铭文上所见之古氏(94)。 ②与楀通,见《考工记·轮人》。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布】 大陆北方有此姓(9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未详其源。
【源】 ①西周铜器铭文上所见之古氏(94)。 ②与楀通,见《考工记·轮人》。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布】 大陆北方有此姓(9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未详其源。
读音:Zhī/Jy,Jr【综】 源出不详。与只姓不同。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上有此姓(427)。今北京、河北青县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qí mǔ【源】匈奴人姓(242)。【望】会稽(418)。【人】綦母俱邪,晋武帝时骑都督,见《晋书》(24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即
读音:Shāngchéng【综】 清驻防杭州八旗中有商成氏(256)。
读音:mào【源】 春秋时齐国貌辩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亦见《姓苑》(15,21)。【布】 广东新丰(296)、江苏六合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清远,山西之太原、晋城、
读音:Luóhóu【源】 罗侯国,春秋时小国,在楚地宜城山中(故城在今湖北宜城西20里),后迁湖北枝江,灭于楚,其后以国为氏(7,9,17,21,62)。【人】 晋时中山王司马服之妃为蜀郡罗侯氏(7,
读音:Bā【源】 鞑靼族一支有哱拜,亦作巴拜,或以族名为氏。明万历时,哱拜乱于宁夏,见《字汇补》(86)。
读音:jiè shān【源】 春秋时晋国贤人介子推亦曰介山子推,见《大戴礼》,又作介山子然,见《史记》,介山氏出此(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介之推亦曰介山子推
读音:Shū'niǎo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汾西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Jiázhì【源】见《路史》(60,62)。【变】一作〔鵊冶〕(62)。【人】鵊治子,汉时人,见《汉书·艺文志》(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引 《路史》收载,未详其他。(按
读音:Lìyáng【源】 景姓所改。东汉时栎阳(故城在今陕西临潼东北)侯景丹之曾孙汾,避乱陇西,以封邑为氏,见《风俗通》(1,9,12,15,60)。【变】 后改为栎氏(62)。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