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uè【源】 ①古时有夕月之官(古时王者祭月谓之夕月),其后以为氏,见《姓氏寻源》(60,62)。 ②匈奴姓。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匈奴人月氏为亲侯,见《汉书·功臣表 》(242)。 ③金、元时蒙古人
读音:Yī【源】见《万姓统谱》(15,63)。【布】四川成都、北京(91)、台湾(66)等地均有此姓。【人】医和,周时人(15,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云南之泸水、四川之成都等
读音:shì gài【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士丐之后,见《元和姓纂》(7,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晋士氏之子士丐之后也。”此以名、氏为氏。
读音:Wù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新余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Kǎ’ěrtākǔtǔ【综】 鄂温克族姓。卡尔他苦鲁系居住额尔古纳河之氏族名,后又分化为特吉孟卡尔他苦鲁、马立芬卡尔他苦鲁等小姓,亦作〔卡尔他昆〕(192)。
读音:Yānzhī《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阏氏,汉时匈奴单于之妻的称号。” 后世或有以此为姓者?
读音:Cí【综】 见《中华姓府》(63)。《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其注称: “汉有雌栗靡”,未详其源。
读音:Tiěmùěr《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云:“蒙古族姓。元有帖木耳·没里克。” (按: 疑此即 “帖木儿”之别译。) 帖木耳·没里克,当是 “帖木儿·玛里克”之别译
读音:Biàn【源】 见《姓苑》(6,7,12,15,21)。【望】 汲郡(17,418),辽东(7)。【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江苏建湖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
读音:Zhēng【源】 争为古国,见《玉篇》,争氏当以国为氏(60,62)。【人】 争同,汉时人,见《印薮》(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