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uàn

【音】 亦音远(Yuǎn)(17)。而《辞海》(84)与《中国姓氏大全》(91)均音Yuàn。【源】①殷武丁之子文(一作支)封苑侯,其后以爵为氏(7,12,17,60)。②春秋时齐大夫苑何忌之后(17,60)。【望】范阳、永宁、马邑(17,60,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安徽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苑姓人口58%。【人】苑文,东汉时中牟令(15,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度、昌乐、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高要等地均有分布。汉、回、满、傣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亦作 “”。《状》云: “商武丁子先受封於苑,因以为氏。” 武丁子“”,或作“”。此以国为氏,系出子姓。② 《姓氏考略》 注云: “ (春秋)齐大夫苑何忌之后。”望出范阳、永宁、马邑。

后汉有苑康,太山太守; 唐代有苑咸,成都人,司经校书中书舍人; 五代有苑玫,淮南节度副使。

猜你喜欢

  • 寿西

    读音:shòu xī燕王遣寿西长、孙纵之等。(见《汉书·昭帝纪》(注:苏林曰:寿西,姓也,长,名也。)

  • 读音:suǒ【源】 ①春秋时宋大夫华所事之后,见《风俗通》(1,7,11,17,60)。②所者伐木之声。古有虞衡之官,因主伐木,遂以为氏(9,12,21)。③回族姓。【望】 平原(17,21,418)

  • 读音:bēn【源】 ①神农取奔水氏之女,后有奔氏,见《世本》(60,62)。②古有贲姓,音肥、或音奔。音奔之贲姓,后改为奔氏,见《通鉴释文》(60,62)。【望】琅邪(17,418)。【布】江苏武进(

  • 填潰

    读音:Tiánkuì《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 读音:Tóu【源】 见《姓苑》。晋文公之竖头须,头氏或出此,见张澍《姓氏寻源》(60,62,63)。【布】北京、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黑龙江之五大连池市、

  • 益西

    读音:Yìxī【综】 源出不详。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

  • 陽翁

    读音:Yángwēng【源】 系自姬姓。周景王之孙阳翁伯之后有阳翁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引《路史》注云: “周景王之孙阳翁伯之后有阳翁氏。” 系出姬姓。

  • 读音:ǒu【源】 见《太平图话姓氏综》(444)。偶或为耦所改(62)。【望】 钱塘(17,418)。【布】 浙江上虞(279)、余姚(389)、萧山(209)、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

  • 读音:Zhōu《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 《汉书·古今人表》 有㷅子。”未道其详。 《汉语大字典》 以“㷅” 同 “鬻”(炒), 未注明其为姓。 又收

  • 金補

    读音:Jīnbǔ【综】 彝族姓。又称〔海耶金补〕,属卜余家支,四川昭觉有此姓(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