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é

【音】荼氏有三音,Tú、Shū(22)、Yé(80)。参见荼(Yé)。 【源】①殷时旧姓,见《潜夫论》(60,63)。或即屠氏所改(91)。②春秋时齐公子荼之后,见《姓考》(17,62)。③周礼地官掌荼之后有荼氏,见《希姓录》(22)。 【布】安徽淮南(362)、北京(91)、山东青州等地均有此姓。 【人】荼广,荼聚,汉时人(15,21)。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字汇补》 收载并注此音。钱大昕曰: “余姓音 ‘蛇’,即 《汉书》 ‘荼恬’之‘荼’ 省文。”可知“”姓亦当音“”。《奇姓通》 作“��”。

《汉语大字典》“”姓音yé。

猜你喜欢

  • 读音:Nì《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蒙凑

    读音:Méngcòu《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唐有蒙凑罗栋。”未详其他。

  • 太保

    读音:Tàibǎo【源】 西周铜器铭文上所见之氏。周召公曾官太保,其后以官为氏(94)。

  • 读音:zhì【源】 ①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制(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境),因以为氏,见《姓源》(17,62)。②周文王弟虢叔之后有制氏,见《路史》(17,60)。制,春秋时虢之邑,后为郑邑,以地为氏(60)。

  • 东皋

    读音:dōng gāo居于东皋者,以地为氏。(见《姓氏考略》)

  • 读音:Ná《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拏”、“拿” 为异体字,作为姓氏,当与“拿” 同,或“拿”之分族。)

  • 读音:shū【源】 高阳氏颛顼帝之子淑士之后(60,91)。【布】 江苏武进(314)、福建罗源等地均有此姓。【人】 淑虞,东晋末前燕慕容皝之将,封扬武将军(7,24)。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云

  • 陽城

    读音:Yángchéng【源】 以所封之邑,汉时多此姓(60,62)。古阳城邑,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即此,故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35里。又,西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境内(87)。【人】阳城胥渠,战国时

  • 读音:Qiú/Chyou【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 瑪法琉

    读音:Mǎfǎliú高山族姓氏。台湾高山族之卑南、百宛等族群有之。本为房名(或称家宅名),遂以为氏。卑南、百宛等的姓名构造是 “名+姓氏”。如卑南部人舒摩洛盖·玛法琉、百宛部之果阿勒·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