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源】 见《姓觿》(17)、《中华姓府》(63)。【望】 汝南(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围场,山东之鱼台、平度、平邑、东平,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长治,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源】 见《姓觿》(17)、《中华姓府》(63)。【望】 汝南(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围场,山东之鱼台、平度、平邑、东平,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长治,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白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ālǔkè【综】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那穆僧之妻为巴鲁克氏(260)。
读音:Mò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姓氏词典》 引 《姓谱》 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Mèisūn【综】 妹孙氏之后有复姓子士,见《万姓统谱》(15,63)。
读音:páng【源】 ①嬴秦之裔有旁氏(8,60,62)。②秦时陈涉之相国旁君之后(60,62)。③西羌有旁姓(60,63)。【变】 一作〔㫄〕(17,60)。【望】 西平(17,60,
读音:dà lì jì【源】 ①代北三字姓(21)。②北周时宇文氏赐怀宁郡公大将军蔡祐姓大利稽氏(7,12,17)。【变】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大利稽氏为邰氏(12,21,44,60)。一说北魏孝文帝改代
读音:qián古潜地在楚地,以地为氏。(见《姓氏考略》)▲<元>潜说友,处州人。<明>潜溟,高安人,广东副使。
读音:tuó mǎn陀满胡土门,字子秀,策论进士。(见《金史·陀满胡土门传》)▲<金>陀满斜烈,咸平路人,保大军节度使。金代女真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金姓。”(按: 《
读音:Wùlādǎi/Ula’dai【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沙巴尔台、洪格尔苏木均有此姓(384)。
读音:Bùlùgēn《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步氏。” (按:疑此即《郑通志·氏族略》所收“步鹿根”之别译,姑兼收。)
读音:lǎo【源】 ①古帝颛顼之子号老童,其后有老氏,见《风俗通》(1,6,9,12,17)。②春秋时楚老聃(姓李名耳),老莱子之后,以其老也,故以老称之,其后遂以老为氏(1,12,17)。③春秋时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