蔞
【源】北魏时改鲜卑一那萎氏为蒌氏(11,12,17,60,70)。
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郑通志·氏族略》 云: “娄氏,《官氏志》 云:‘那蒌氏改为蒌氏。’”(按:《九通分类总纂·氏族类·夷狄大姓》“蒌氏,音 ‘芦’。” 《姓氏词典》据《魏书·官氏志》 注云: “北魏时代北那蒌氏后改为蒌氏。” 皆与 《汉语大字典》所注有别。录以备考。)
【源】北魏时改鲜卑一那萎氏为蒌氏(11,12,17,60,70)。
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郑通志·氏族略》 云: “娄氏,《官氏志》 云:‘那蒌氏改为蒌氏。’”(按:《九通分类总纂·氏族类·夷狄大姓》“蒌氏,音 ‘芦’。” 《姓氏词典》据《魏书·官氏志》 注云: “北魏时代北那蒌氏后改为蒌氏。” 皆与 《汉语大字典》所注有别。录以备考。)
读音:Nàwū【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Yǐ'nālóu《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氏考略》注云: “即壹那蒌氏。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娄氏。” 《郑通志·氏族略》 作 “乙那娄”,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Xiūmòlá【综】 清镶红旗满洲人满昌之妻为修莫拉氏(260)。
读音:Lèiàn【综】 梁孝王世家有类犴反,见《史记》(17,60,62)。汉武帝之次子,名武,立为梁王,徙淮阳,又徙梁,卒谥孝,故称梁孝王。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史记·梁孝王世家
读音:hé【源】 ①相传为河伯之后,或河宗柏天之后(60,62)。 ②白(140)、东乡、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江苏武进(314)、台湾(64,68,261)、广东新兴(316)、云南泸水(14
读音:Shuān【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1)。大陆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及吕梁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Fùlóng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匈奴有复隆氏。” 《史记》 作“复陆”。盖隆、陸 (陆)形近而讹,莫辨真伪,姑兼收。
读音:Dūyóu【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Túsè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一派,出黑龙江懋塔哈村、萨哈尔察、沙济、黑龙江阿克底村、浑春、黑龙江、尼马察、黑龙江穆理哈村、安巴西穆讷、沈阳、锦州等地(23,63,180,260)。【变
读音:Éyī【源】 西夏人姓(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