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ài

【源】 ①赖,子爵之国,蔡州褒信有赖亭(故城在今河南息县东北70里),即其地也,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②清时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满族姓(344)。③清云南永昌府户撒长官司赖氏,原系四川巴县汉族人,后为阿昌族(253)。今阿昌族仍有此姓(104)。④台湾土著(65)、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望】颍川、河内、南康、河南(7,12,21,60,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7%,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赖姓人口54%。【它】①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赖姓曾被迫使用日本濑川、清濑等姓,此二姓内仍含赖字,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仍改为赖姓(65)。②台湾土著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有人曾使用日本姓谷山,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废日本姓,改姓赖(65)。【人】赖宣,汉时交趾太守(21)。赖文光,清同治间与任桂同为东捻之魁,称遵王(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东之龙口,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峡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傣、壮、纳西、土家、阿昌、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本为国名,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南康、颍川、河南。”古赖国在今湖北随县。②阿昌族之赖姓,分布在今云南之陇川。阿昌语则称 “喇来”,以其尾音谐以汉姓 “” 而得。

汉代有赖丹; 宋代有赖绂; 元代有赖禄孙,宁化人; 明代有赖礼; 清代有赖文光。

猜你喜欢

  • 榮普

    读音:Róngpǔ历史上门巴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 收载,未得其详。

  • 庚克勒

    读音:Gēngkèlè【综】 清满洲人姓。金保,清满洲镶黄旗人,姓庚克勒氏,道光初镶白旗护军统军(61)。《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道光时镶白旗护军统领金

  • 箴尹

    读音:zhēn yǐn【源】 ①系自芈姓。楚大夫箴尹克黄之后(6,12,15,17,60)。②春秋时陈大夫鍼无咎奔楚,为箴尹,因氏,见《姓考》(17,62)。 【变】 一作〔鍼尹〕(60)。历史上罕见

  • 廪邱

    读音:Lǐn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据《世本》云: “齐大夫廪邱子之后。” 《英贤传》: “有廪邱充,齐隐者。”此“以地为氏”。或作廪丘、禀丘。春秋齐邑,故址在今

  • 屈江

    读音:Qūjiāng【综】 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 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zōu【源】 ①周幽王时内史棸子之后(7)。②郰氏之后去邑从木为棸氏,见《姓苑》(15,17,21)。【望】 襄阳(17,60,418)。【布】 清时湖北襄阳、江南等地均有此姓(24)。【人】

  • 读音:Fēi【源】 系自偃姓。棐国,春秋时郑国之棐林(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25里),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①以国

  • 道薩

    读音:Dàosà景颇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 花諾特

    读音:Huānuǒ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花诺特氏(259,260)。

  • 公儀

    读音:Gōngyí【源】 鲁之同姓,见郑玄《礼记》注(7,60)。【望】 东鲁(17,62,418)。【人】 公仪伯,周宣王时人,以力闻诸侯(7,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