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ài

【源】①系自姬姓。载国,在陈留外黄(故城在今河南民权东),见《风俗通》(1,60)。当以国为氏。疑系戴之讹(12,15,60)。②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聃季载之后(60,62)。③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玛寨,亦作界,源出亚木氏(160)。④彝族姓。 【望】广陵(17,418)。 【布】四川武胜(321)、成都(91)、江苏启东(311)、武进(314)、上海(92)、浙江江山(325)、余姚(389)、山西晋县(335)、台湾(64,68,261)、香港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临汾、忻州,湖南之益阳,江西之宜丰,广东之吴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 《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称: “即戴姓之讹。”郑樵亦注: “疑即戴之后也。” 以国为氏。② 《中国姓氏大全》则云: “春秋时有载中 (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子孙以国为氏。” ③又云: “周文王之子聃季载的后代。” 此当以名为氏,系出姬姓。

汉代有载戴; 宋代有载永明,太平登科。明代有载君用,吴邑人,其父名福,洪武中临税,失火当死,君用代父刑,妻守节旌表; 清代有载大昌。

猜你喜欢

  • 奴賴

    读音:Núlài【源】 奴赖为唐时北蕃九姓之一,亦作〔奴剌〕,以部为姓(428)。【人】 奴赖孝,唐时北蕃奴赖部大首领(428)。

  • 读音:ao敖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帝颛顼之师大敖的后人以祖辈名字命姓,有敖姓。二是出自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凡是被废或被弑得不到谥号者,均称之为敖,其后有敖姓。敖姓望族

  • 阿蛐

    读音:A-qū【源】 彝族姓。属曲涅家支(375)。

  • 读音:Fé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大陆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赫濟哩

    读音:Hèjìl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23,63,180,260)。【变】①一作〔赫济理〕(260)。②清镶红旗满洲护军校张善之妻为赫济里氏,正黄旗满洲前锋毕尔泰之妻为和济里氏(260),〔

  • 博和哩

    读音:Bóhé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即金时蒲古里氏。凡三派,出黑龙江、珲春、爱瑚等地(23,63,180,260)。【变】①一作〔博和理〕(260)。②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库潭保之妻为博和里氏(260

  • 读音:yōng【源】 庸,商时诸侯国(故城在今湖北竹山东南),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6,7,15,17,60)。【望】 胶东(17,418)。【布】 四川德昌(333)、山东新泰(359),江西

  • 果洛果特爾

    读音:Guǒluòguǒtè’ěr【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黄旗有果洛果特尔氏(260)。

  • 读音:Sà【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diān【源】 ①系自芈姓。楚庄王之裔庄蹻国于滇(今云南省),汉武帝时滇王降,其后以滇为氏,见《通鉴集览》(17,60)。亦见《姓苑》(15,21)。②西羌姓。晋末后秦姚苌之裔有滇氏(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