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èng

邓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商王武丁封其叔父于邓,其子孙以封地为姓氏。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古有邓国,本曼姓,其后世以国名为姓氏。三是为李姓所改。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受封于邓。南唐为宋灭后,宋太宗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避祸出逃,以父亲封地为姓,其后世子孙遂称邓姓。

今河南邓州为邓姓的发祥地,而后逐渐散居于紧邻的湖北、湖南一带。西汉时期,邓姓以河南为中心,先东迁于山东高密,再北上山西临汾,南迁四川、广东等地。东汉末年,邓骘曾孙邓芝由上蔡避乱入川。西晋邓姓大举南迁至今江苏、湖南、四川、安徽等地。宋时邓姓南迁福建、广东。明时,邓姓徙居广西、湖北。如今,邓姓尤以四川、广东两省为多。

邓姓历史人物有邓通,西汉人。受文帝恩宠,赏赐无数,并赐蜀郡严道铜山,许其铸钱。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邓世昌,清末海军名将、爱国将领。在中日黄海战役中,率致远舰奋勇作战,在弹尽舰伤之际,加速撞击日舰吉野号未果,因中鱼雷,全舰官兵壮烈殉国。邓小平,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少时赴法国勤工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后,领导百色起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千里挺进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居功至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八十位。


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期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元和姓纂》)

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见《姓氏急就篇注》)。

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以为氏。(见《广韵》)

▲<春秋郑>邓析,大夫。<汉>邓通,南安人,巨富。<元>邓文原,绵州人,书法家。

猜你喜欢

  • 吉自

    读音:Jízì【源】 彝族姓。属斯俄斯你家支(375)。

  • 巴哈給

    读音:Bāhǎjǐ鄂温克族姓氏。居内蒙古之陈巴尔虎旗。《中国人的姓名·鄂温克族》收载,未详其他。

  • 謀寧

    读音:Móunìng【源】 西夏人姓(31)。【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穆纳〕(24)。【人】谋宁好德,西夏时武功大夫(23,31)。

  • 读音:tóng【源】 ①即同氏。俗写作仝,后人因以为姓(15,60)。②金时女真人夹谷氏。汉姓为仝(71)。③回、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仝文瑞,元时任兵部尚书,镇潼

  • 云突梨

    读音:Yúntūlí【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71,431)。

  • 读音:Jì计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源自姒姓,为大禹的后代。二是以地名为姓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少昊之后于莒,建都计斤,王族后裔以祖上建都地命姓为计。三是源自官职名称。西周时期设六计,负责

  • 張若

    读音:Zhāngruò《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

  • 蘇拔

    读音:Sūbá【源】 鲜卑族姓,见《后汉书·南匈奴传》(37,60,62)。《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后汉书·南匈奴传》注云: “鲜卑姓。鲜卑苏拔氏。汉有苏拔廆。”未详其他。

  • 察阿歹

    读音:Chá’èdǎi/Caradai【综】 蒙古族姓。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子察阿歹之后,以名为氏。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益和诺尔、西拉沐沦苏木有此姓(384)。

  • 穀粱

    读音:Gǔliáng罕见复姓,多写作“穀梁”。《姓氏寻源》有载。其注“穀梁”云:“鲁有穀梁氏。梁,宜作粱,当以穀种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