钭
读音:Tǒu
钭姓的来源出自姜姓。相传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原齐国国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艰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酒器钭作釜锅,用以烹煮食物,其支庶子孙后来便以酒器钭为姓,称为钭氏。
钭姓历史人物有钭滔,宋代官员,为官期间有德政,乡里人称他为“白眉”(意指兄弟辈中的优秀杰出者)。
钭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四十六位。
今临海有此姓。五代汉有钭滔,为处州刺史。(见《通志·氏族略》)
钭姓的来源出自姜姓。相传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原齐国国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艰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酒器钭作釜锅,用以烹煮食物,其支庶子孙后来便以酒器钭为姓,称为钭氏。
钭姓历史人物有钭滔,宋代官员,为官期间有德政,乡里人称他为“白眉”(意指兄弟辈中的优秀杰出者)。
钭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四十六位。
今临海有此姓。五代汉有钭滔,为处州刺史。(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Chǔshī【源】①春秋时宋、卫、郑国皆有褚师官(为管理市场之官),以官为氏(60,62)。②系自子姓。宋共公之子段,字子石,生公孙丁及石彄,彄别为石氏,而段后有褚师子肥(7,12)。【变】一说
读音:Gāi【源】 见《姓苑》(15,21)。黄帝生少昊,少昊生该,该曾任金正(为古制五官之一),即蓐收(60,62)。其后有该姓。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读音:Yáo【源】帝尧之后,支孙以为氏(7,9,12,17,60)。【变】后有加食部为饶氏者(62)。【望】上党(17,21,418),河间(12,21)。【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尧暄,北魏
读音:Shǎngbǔ《姓氏词典》引《明史》收载,“明有赏卜塔儿。”未详其源。
读音:ā luó车师后部王阿罗多。见《汉书》:姓阿罗,名多。(见《姓氏考略》)
读音:shū zǐ【源】 ①舒子(参见舒姓),春秋时灭于徐,子孙氏焉(12,15,21,60)。 ②任姓后有舒子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
读音:Zhēn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新会有分布。此姓系新会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Ātǎmù【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人】 清宗室道宝之妻为阿塔穆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读音:Hè’ěrjī【综】土族姓。意为霍尔村,亦作〔贺尔勒〕,汉姓为贺(195)。
读音:Tèmù【源】 见《中华姓府》(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