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àngsh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中卫(23,63,260)。【变】 清正黄旗蒙古护军索木扎什之妻为旺努特氏,正黄旗蒙古护军额尔德尼之妻为旺布特氏(260),〔旺努特〕、〔旺布特〕等似
读音:Kuǎn/Koan,Kwan【综】见《中国姓氏集》(62)。或即欵氏。
读音:sì fú jīn【综】 代北姓。后改为伏氏,见《魏书》(7,9,12,17,27)。一说,亦改为斤氏、俟氏(27)。一说,即〔侯伏斤〕(12,27)。亦作侯伏(7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
读音:Guì【源】系自妘姓。周武王封陆终第四子求言于郐,即郐仲之国,本祝融之墟,在溱洧之间,为郑武公所并,遂为新郑(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北35里之古郐城),子孙以国为氏(7,11,12,17,60)。或
读音:Yìng【综】 源出不详。山西平陆(298)、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忻汾、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读音:Shào【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75)。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Nì【源】 出自南北朝时高车纥突邻部(24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及《中国姓氏集》(62)。【人】 匿物尼,北魏太祖时纥突邻部帅,聚众反于阴馆,见《魏书》(242)。现行罕见姓氏
读音:chì luó叱罗氏,改为罗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代北姓,后改为罗氏。(见《魏书·官氏志》)张姓所改。魏张羡从孝武入关,赐姓叱氏。(见《北史》)▲<北周>叱罗协,代郡人
读音:jiān guān宋微子后。(见《路史》)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路史》云: “宋微子后。”此当系出子姓。或音qiān'guān; 一作“丌官”。
读音:Chíbì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