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鹿桓
【综】 鲜卑人姓。北魏孝文帝时改阿鹿桓氏为鹿氏,见《魏书·官氏志》(17,27,60,70)。一说,改为桓氏(7,12,27,60)。
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桓氏; 或云“改为鹿氏”。
【综】 鲜卑人姓。北魏孝文帝时改阿鹿桓氏为鹿氏,见《魏书·官氏志》(17,27,60,70)。一说,改为桓氏(7,12,27,60)。
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桓氏; 或云“改为鹿氏”。
读音:fú【音】 亦音蒲(Pú)(91)。【源】略阳苻氏,出自汉武都白马氏之后(70)。其先盖有扈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始,其家池中蒲生长5丈,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又,晋永和六年,苻洪以
读音:Suō【音】缩氏有Sù、Suō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缩(Suō)姓。【源】宿姓分支(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归 “入声” 部。《姓
读音:Sūndūdǎi【综】 元时蒙古人姓。教化,蒙古孙都歹氏。元泰定元年任镇江路彰德翼下千户所达鲁花赤,见《至顺镇江志》(399)。
读音:A-hè【源】 彝族姓。属蒋觉家支(375)。
读音:Bēi《姓氏词典》 据《姓谱》 收载,其注云:“系杯姓分族。金有盃鲁。” (按:盃、杯本为异体字,盃或为杯姓之分族,今“盃” 字已废除。)
读音:Zhǔérqí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引 《蒙古秘史》收载,未道其详。或作 “珠尔奇”。
读音:Róng【源】 见《姓谱》(444)。【布】 宁夏银川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广西之永福有分布。此姓系永福县公安局提供。《姓氏词典》引《姓谱》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ěxiān【源】 非汉族姓,见《姓乛》(17,62)。一说,明时北方瓦剌部可汗也先之后(91)。【变】 一作〔野仙〕(17,62)。【人】 野仙普化,曾任四川廉访使,见《元史》(17,62)。
读音:Xīmò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五派,出珲春库尔喀、辉河、珲春、拉门穆湖、三姓等地(23,63,180,260)。【变】清镶蓝旗满洲弓匠索住之妻为锡穆理氏,正白旗满洲马甲孙住儿之妻为锡穆哩
读音:hòu【源】 据《周礼》载,候人系道路迎送宾客之官,为夏官之属,其后以官为氏(7,11,17)。【望】 京兆(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变】 一作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