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ī

【源】 ①商时饥国,亦称耆国(7)。即商周时古黎国(17,80)。故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黎侯岭下。周文王伐饥,见《史记·殷本纪》(7)。子孙遂以国为氏(21)。至春秋时周封康叔于卫,分以商民七族,其一曰饥氏(6,12,60,63),即为其后。②汉时西羌沈氐、当煎种等大豪均有饥姓(60,63)。【变】 ①同饥,见《集韵》(86)。②亦作〔��〕、〔��〕(17)。【望】 黎阳(17,418)。【人】 饥恬,汉时西羌沈氏,滇昌大豪(20,21,60)。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商人之七族也。” (按: 饥,古国名,在今山西黎城东北。) 《史记·殷本纪》: “西伯伐饥国,灭之。”其后或以国为氏。似系出子姓。饥,亦作“��”, 又作“”。 或音qí。 ②或出自古代羌族。《姓氏考略》据《汉书》注云: “汉时西羌沈氐大豪有饥恬; 又,当煎种大豪有饥五。‘饥’ 均为姓。”

饥,或作“”,可能用以分族。今统统简化作“”。

猜你喜欢

  • 读音:bī【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中国姓氏集》(62)。浙江上虞有此姓(279)。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云: “姞姓的后代。春秋时晋襄公的母亲姓逼,

  • 沙拉

    读音:Shāl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瓦尔喀(23,63,180,260)及赫图阿拉(180)。【变】 后改姓为边、查等氏(180)。【人】 清正白旗满洲前锋校萨尔胡达之妻为沙拉氏(260)清代满

  • 读音:Zū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索濟雅喇

    读音:Suǒjǐyǎ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大凌河(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大凌河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公牛

    读音:gōng niú【源】 ①春秋时齐国公子牛之后,见《姓源》(7,17,60)。 ②牛人为周时官名,掌养国之公牛,遂以公牛为氏(60,62)。【人】 公牛衰,周时人,病七日,化为虎,见《淮南子》(

  • 读音:Yā/Ia【综】 亦作丫,见《新编千家姓》(73)。

  • 大戎

    读音:dà róng【源】 大戎,唐叔(晋国始祖)子孙,别在戎狄者,见《左传》杜预注(60,62)。【人】 大戎狐姬,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之父,见《左传》杜预注(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

  • 读音:Fēng【源】 ①伏羲氏风姓。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等国皆风姓之裔(7,11,12,15,17)。 ②女娲氏亦风姓(21,60)。 ③台湾土著赛夏族巴卢巴伊氏后改为风姓(65,174)。 ④傈

  • 鄂濟哩

    读音:Èjì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卦勒察(一作瓜尔察)(23,63,180,260)。【变】 ①一作〔鄂济理〕(260)。②清镶黄旗仓衣闲散布三之妻为鄂齐里氏,镶红旗满洲马甲和尔岱之

  • 斯引

    读音:sī yǐn【源】 晋末西秦有此姓,见《西秦录》(6,7,12,27,60)。【变】 作〔期引〕(6),误。【人】 斯引乌泥,西秦乞伏述延属下左辅将军(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