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诗词古文>韩鑅生平

韩鑅生平介绍

韩鑅(1729-1804),贵州毕节人,清朝大臣。韩鑅历官几十年,关心百姓疾苦、声扬远播,齐、楚、吴、豫之间,人皆称赞。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捐通判拣发河东,初任山东东昌府上河通判,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迁沂州府同知,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擢安徽颍州府知府,四十年(公元1775年)迁江苏淮徐海道,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授河东河道总督。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授工部右侍郎,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调户部右侍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调兵部右侍郎。
>>查看韩鑅的诗词古文

事迹

  奏言:“山东运河,赖汶、泗来源及各湖接济。汶河上游东平戴村等处民堰,对岸沙淤,应凿滩抽沟,以展河势。泗河下游即为府河,自安居、十里二斗门入运,河浅堰卑,亦当疏治。蜀山、马踏、马场、南旺诸湖,现当济运泄水,堰根显露,正可取土培堤。”七月,河决祥符焦桥,疏请罪,上原之。工竟,命优叙。未几,河又决仪封曲家楼、青龙冈、大李家庄、孔家庄,凡溢四口。上令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赴工会督。水全出青龙冈,而孔家庄等三口皆塞。又命大学士阿桂履勘,又令山东巡抚国泰赴工会督。工垂竟,坝蛰复溃。大学士嵇璜议引河北流复故道,上以谘阿桂、李奉翰及鑅。鑅疏言:“青龙冈始漫,势甚汹涌,是以倒漾北行,分入沙、赵二河,穿运归海。未久旋即断流,仍行南注。地势北高南下,若于南岸建堤堵截,欲回狂澜使之北注,诚如圣谕必不能行。水性就下,未便轻议更张。”阿桂等所奏亦略同,乃寝璜议,惟以河水北行既已断流,责鑅何不即时具奏。

  四十七年正月,坝复蛰。上闻运道河以南深通,河以北多淤垫,命鑅往微山湖北运河察勘。二月,赴济宁,会国泰及巡漕御史毓奇察勘,请自济宁在城闸至峄县黄林庄,筑土堰、柴坝、椿埽、桥梁,设水站,置绞关;鑅并请察勘毕,还青龙冈工次。

  上命鑅往来督察

  上命鑅往来督察,复勘伊家河、荆山桥诸地水势,请浚铜山潘家屯引河益使宽深,并浚骆马湖、六塘河及济宁南北徒骇、马颊、伊家等河。时青龙冈坝屡筑屡蛰,鑅遵上指迅筹宣泄,使黄水渐消。复还青龙冈工次,会阿桂等于兰阳三堡改筑大堤,浚渠导水出商丘七堡入正河故道。鑅旋以父忧去。

  事迹

  韩鑅历官几十年,关心百姓疾苦、声扬远播,齐、楚、吴、豫之间,人皆称赞。任河东河道总督时,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黄河在开封决口,他担当防洪大任,率民修河,历时十余月,都在工地,从未回过家,修、防、堵、筑,各工并举,大功告成。当时其父在他的官署山东济宁病危,他也未能回家探望,不久父病逝,也未敢请假扶柩回籍,直到第二年才得以扶柩回贵州安葬。

  四十八年三月,青龙冈工始竟。四十九年,服阕,授工部侍郎。部议鑅任河督时应偿帑十四万馀两,诏免十之七。五十四年,命会勘通惠、温榆二河,及朝阳门外护城河。调户部。五十五年,命往江南会同江南河道总督兰第锡督防汛。嘉庆三年,调兵部。四年三月,命守护裕陵。六年,以年老休致。九年,卒。享年七十六岁。

  韩鑅是有名的画家,工画花卉。他画的画多流传在北方。辽宁省辽阳县博物馆收藏的一座祝寿屏风上面即有兵部侍郎韩鑅画的一幅兰花。他画兰花在当时颇有名气。贵州博物馆藏有一幅黄国瑾墨兰立轴,题款云:仿石仓、序东两家笔法。序东即韩鑅。可见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韩鑅画兰为大家所推崇。

猜你喜欢

  • 边元鼎

    边元鼎(约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举,丰州(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镇)人,状元边贯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岁能诗,资禀疏俊,诗文有高意,多有佳句为人传诵,为时辈所不及。与兄元勋、元恕俱有时名,号“三边”。天德三年(1151)进士,以事停铨。世宗即位,张浩表荐供奉翰林,出为邢州幕官。复坐诬累,遂不复仕。

  • 杨坚

    (541—604)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 夏庭芝

    夏庭芝(约1300-1375)字伯和,一作百和,号雪蓑,别作雪蓑钓隐、雪蓑渔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元代词曲作家。有文才,好冶游,杨维桢曾为其西宾。夏氏原为云间巨族,乔木故家,藏书极富,曾名其书斋“自怡悦斋”。元末变乱,隐居泗泾,改书斋名“疑梦轩”。时戏曲家张鸣善、朱凯、邾经、钟嗣成等都是同道好友。夏氏能词曲,大多散失,仅有《青楼集》存世。该书记录了元代几个大城市一百余位戏曲女演员的生活片断。后人把此书看作为与《录鬼簿》有同等价值的有关戏曲史的重要专著。

  • 黄升

    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不事科举,性喜吟咏。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词》,编有《绝妙词选》二十卷,分上下两部份,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附词大小传及评语,为宋人词选之善本。后人统称《花庵词选》。

  • 张道洽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 周景

    (1446—1495)河南安阳人,字德章。好学能书。尚英宗女重庆公主。宪宗立,命掌宗人府事。

  • 桓玄

    (369—404)名一作灵宝。东晋谯国龙亢人,字敬道。桓温子。袭爵南郡公。初拜太子洗马。出补义兴太守。安帝隆安二年,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玄应之。恭为其部将刘牢之所杀,诏以玄为江州刺史。明年,朝廷用离间计,加玄都督荆州四郡,使击杀殷仲堪、杨佺期,据有荆雍,领荆、江二州刺史,都督荆、司等八州。玄于是树用心腹,兵马日盛。安帝元兴初,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领兵讨伐桓玄,玄率军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道子父子,执掌朝政。二年称帝,国号楚。三年,刘裕、刘毅在京口起兵讨之,玄兵败西逃,为益州兵所杀。

  • 桓伟

    (?—403)东晋谯国龙亢人,字幼道。桓温子。平厚笃实,在藩为士庶所怀。历督荆、益、宁、秦、梁五州诸军事,任安西将军、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封西昌侯。

  • 窦俨

    窦俨(918—960)字望之,蓟州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人,窦燕山次子。后晋天福六年(941)举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各朝,屡任史官。后晋时,定朝会乐章、二舞及鼓吹十二案。后周初,修后晋高祖,少帝和后汉高祖《三朝实录》。后周显德四年(957),俨上疏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治国六纲之言,周世宗纳之。北宋建隆元年(960),任礼部侍郎,奉旨撰定祠祀乐章、宗庙谥号。俨一生著有《周正乐》一二O卷,文集七O卷。

  • 宗懔

    (约500—约563)北周人,原籍南阳涅阳,八世后,子孙移居江陵,字元懔。少聪敏好学,乡里号为“童子学士”。梁武帝普通中,为湘东王萧绎兼记室,转刑狱,仍掌书记。历临汝、建成、广晋等令。萧绎镇荆州,为别驾。及萧绎(元帝)即位,以为尚书郎,封信安县侯。累迁吏部尚书。元帝承圣三年,江陵没,入北周。孝闵帝拜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明帝即位,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书。有《荆楚岁时记》及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