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英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天宝时人。父王晋,母孙氏。《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出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五八。原诗不著撰人名,陆增祥谓“当是(王)英辈所作”。《全唐诗外编》遂定为王英诗。
- 李材
元京兆人,字子构。诗才敏妙,多奇句。早卒。有《子构集》。
- 陈德永
元台州黄岩人,字叔夏,号两峰。少师从盛象翁、林弦斋。台省辟为和靖书院山长,累官江浙儒学提举。有《两峰惭草》。
-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 李毓秀
李毓秀(1647年—1729年),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弟子规》的作者,祖籍辽宁铁岭,出生于山东潍县(即潍坊市寒亭区)李家营村[1] ,青年时,因特殊使命离开老家去了山西(即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教书、育人、治学、报国,直至去世也未回过山东老家。
- 张云鸾
常州府无锡人,字羽臣,号泰岩。从顾宪成、高攀龙游,以经师教授里中。尝著《经正录》,力辟李贽之说。崇祯初以所辑《经书讲义》献阙下,又著《五经总类》。
- 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唐肃宗时期,追封为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 何失
元大都昌平人。有才气,工诗文。顺帝至正间,公卿交荐,以亲老辞。为揭傒斯、虞集所推重。
- 徐敞
生卒年不详。德宗建中进士。《全唐诗》存诗5首。
- 赵汝茪
赵汝茪guāng(约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参晦,号霞山,又号退斋,赵宋宗室,宋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七世孙,为赵善官之幼子。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有词名,周密曾拟其词体作词,宋编的《阳春白雪》和《绝妙好词》均选其作品,《全宋词》辑其《退斋词》一卷,存词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