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小儿癣疾之一种。出《外科启玄》卷七:“小儿头上多生肥粘疮,黄脓暴露。”感受风热或热毒蕴蒸所致。多发于小儿。初起头皮起丘疹,继之成脓疱,可蔓延全头皮,破后糜烂流脓,痒痛兼作。先用20%明矾水或槐条
书名。1卷。张寿颐撰于1917年。卷上总论外疡的辨证、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卷下为治疡验方、止血方及五官科病症验方,文字简要实用。解放后有排印本。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蚰蜓黄者,喉中似噎,喘息不调,四肢疼闷,言语不正,水米难下,若颊内有青脉出口角,手足乱动,冷者难治。”《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身体凉冷,舌上黑脉,及两颊有青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即恋眉疮。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莳萝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学学报》12(10):690,1965。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气功学专著。清·柳华阳撰,成书于乾隆甲寅年(1794年)。全书分14章,主要论述小周天后的大周天功法,内容包括:漏尽图、六候图、任督脉络图、道胎图、出定图、化身图、面壁图、还虚图、集说慧命经、正道修炼
见春温三字诀及三字经合编六种条。
①《类证治裁》卷二方。人参、紫苏、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桔梗、川芎、柴胡、木香、葛根。加姜、枣,水煎服。治风寒暴嗽,鼻塞声重者。②经验方。见《简明中医内科学》(南京中医学院)。苏叶、柴胡各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