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宋代医生。开封人,以医为业,擅长针灸,补翰林医学。景祐元年(1034)仁宗病,侍医数进药不效,希得荐而施针刺心下包络之法治愈,命为翰林医官,后为殿中省尚药奉御。撰有《神应针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位于前臂桡侧,列缺穴上方之静脉处。主治中风口,下牙痛,手痛等。艾炷灸3~7壮。
病证名。指小儿下利而赤多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有挟客热,客热入于经络,而血得热则流散,渗入大肠,肠虚则泄,故为赤利也。”其症下利带有赤色粘胨,或下纯血,并伴有烦渴、脉数等。治以清热凉血为主
见《医学正传》。即斑龙丸,见该条。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吕夔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狐臭。详该条。
经穴别名。即气海。《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
见龙木论条。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