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腭部喉痈
病名。即上腭痈。详该条。
病名。即上腭痈。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金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配穴法之一。指上部和下部穴位配合应用。如牙痛取上肢的合谷,下肢的内庭;胃痛取上肢的内关,下肢的足三里等。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龙胆草、栀子、黄芩。水煎,加青黛,冲服。治肩背痛属木火刑金,左关脉数者。
病证名。因寄生虫(如囊虫等)引起的痫证。《本草纲目》:“胃寒,虫上诸证,危恶与痫相似,用白芜荑,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米饮调服。”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骨。详该条。
凡以压痛点或其它病理反应点作穴治病,这个穴位则称阿是穴。《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
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即益元散第一方,见益元散条。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指眼生翳膜积厚如螺者,参见翳膜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