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腧

五腧

五输穴,见该条。

猜你喜欢

  • 病鬼

    见《证治要诀》。即恶阻。详该条。

  • 风湿腰痛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多因风湿乘袭,留滞经络所致。症见腰背重痛,转侧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自汗身重;或见浮肿,脉多浮涩。治宜祛风化湿。可用羌活败毒散、独活秦艽汤、五加皮汤等方。本证可见于

  • 幸帽儿

    出清·阎诚斋《临产须知评正》:“在子宫口开全后不破水,卒致胎儿包被囊膜而出者,是曰被膜儿,又曰幸帽儿。”

  • 虎口脉色

    见《奇效良方》。即纹色。详该条。

  • 耳坠

    系指耳轮之垂下处。即耳垂。

  • 半边蕨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即半边旗,详该条。

  • 猴子埕

    见《海南植物志》。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 淖(nào 闹)

    ①湿盛。《素问·阴阳别论》:“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②柔润、滑润。《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

  • 猴疳

    病名。见《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即猴狲疳。见该条。

  • 病名。出《素问·痿论》。亦称痿躄。指四肢痿软无力。尤以下肢痿废,甚至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证治准绳·杂病》:“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儒门事亲》卷一:“躄者,足不能伸而行也。”其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