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辛

五辛

指五种具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见《伤寒论》。道家以韮、薤、蒜、芸苔、胡荽为五辛,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阿魏)、慈葱、茖葱为五辛。《伤寒论》所言之五辛当指韭、薤、蒜、芸苔、胡荽而言。

猜你喜欢

  • 儿枕不安

    病名,指产后血瘀腹痛,又名儿枕痛。《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恶露不行,脐腹作痛,俗名儿枕不安。”详儿枕痛条。

  • 呕家

    指常发呕吐疾患的病者。《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详呕吐条。

  • 类聚祛风散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三方。硫黄、寒水石、枯矾、贯众各二两,蛇床子一两,朴硝五钱。为细末,猪油捣烂调敷。治大麻风。

  • 掩耳

    自我推拿方法。出《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用手掌掩住两耳,伸屈头部数次。能治头痛,眩晕。明·高濂《遵生八笺》:“邪风入脑,虚火上攻,则头目昏旋,偏正作痛。……以两手掩耳,折头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

  • 凌德

    【介绍】:晚清医家。字嘉六,号蛰庵。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辑有《专治麻疹初编》(1890年),《咳论经旨》、《女科折衷纂要》(均1892年)等书。兄凌奂,医名尤著。

  • 火疳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火疡。多因火毒之邪侵犯白睛,滞结为疳。症见白睛深部向外凸起暗红色颗粒,“初起如粟疮榴子一颗,小而圆,或带横长而圆,状如豆,次后渐大”(《审视瑶函》),红赤疼痛,羞明流泪

  • 眉眶痛

    证名。见《丹溪心法》卷四。即眉棱骨痛。详该条。

  • 红丝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红丝疔。见该条。

  • 鸠尾骨

    骨名。又名蔽心骨、、心坎骨、护心软骨。即胸骨剑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鸠尾者,即蔽心骨也。其质系脆骨,在胸骨之下岐骨之间。”

  • 翻花疮

    病名。即反花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