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类著作。清·曹庭栋著,全书共五卷。初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后因遭兵燹板毁,同治九年(1870)重刻。又名《养生随笔》。本书前二卷详晨昏动乱之宜,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偕为调养治疾之需。
指三十六种黄病证候。出《外台秘要》卷四。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夫诸黄者,其黄皆因伤寒为本,五脏互有所伤,热气相侵,致使病人精神恍惚,六腑不和,七神无主,情意改变。”其所指与一些急性发热病引起的发
【生卒】:?~835年【介绍】:唐代医家。绛州翼城(今山西翼城)人。家境贫穷,刻苦学医,以精医被推荐为翰侍讲学士。撰有《药方》一卷。
【介绍】:战国时名医。据《列子·力命》载,季梁得病,矫氏指出其病因是精神、饮食等因素所致。反映了唯物主义的病因观。
【介绍】:见杜婴条。
【介绍】:见钱瑛条。
书名。4卷。清·蔡宗玉辑,林昌彝补方。刊于1873年。蔡氏以分经辨证论述伤寒在临床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每一证候采用归纳《伤寒论》原文等形式,介绍发生诸证的病因、病理和治法;并根据兼症、脉象的不同,
①《备急千金要方》指分娩。②病名。指临产时忽然晕厥。
湿温著作。绍兴医学会会员集体编著。刊于1913年。该书系统阐述湿温时疫之演变、转归及防治方法,所拟方药大多切于实用。现有多种刊本。
喻脉象坚急不和,如弓弦之缕。《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