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医贯》。本病多由肝风扰动,肾虚火炎所致。症见耳中作痒,甚则奇痒难忍。治宜固肾清肝,祛风止痒。内服救痒丹(川乌、大黄、天麻、栀子、灵仙根、蔓荆子、茯苓、益智、茯神、仙灵脾、白芷各15克,醋煅
见西溪书屋夜话录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疥疮。详该条。
《银海精微》卷上方。胆南星七钱,防风、干姜各三钱,白附子、川乌、白芷、薄荷、木香、白术、茯苓、人参各五钱,朱砂一钱,麝香、冰片各五分,牛黄三分,白僵蚕二十个。为细末,冬季用蜜二斤,甘草半斤,煎作膏,和
【介绍】:见徐道聪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腓腨发。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廉泉,见该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