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病痉

产后病痉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后突然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多因产后阴血大亏,筋失所养,复为风邪所袭,引动肝风产后汗出过多,亡血伤津,虚极生风,拘急而痉。复感风邪者,症见口噤不开,背强而直,身反折,须臾又发,气息如绝。宜急用小续命汤鼻饲;虚极生风者,症见唇青气冷,汗自出,目瞑神昏,若以风治则大误,治宜育阴熄风,方用大定风珠。古人也有采用济危上丹以治本病者。

猜你喜欢

  • 万病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一方。干漆(炒,烟出青白为度)、牛膝(酒浸)各一两。为细末,以生地黄汁一升同药末慢火熬膏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米汤送下。治妇人月经瘀闭,脐腹作痛,及产后癥瘕等症。

  • 医药镜

    丛书名。刊于1641年。系明·王肯堂《医镜》与明·蒋仪《药镜》二书之合刊本。参见各该条。

  • 引痰法

    ①神奇外治法之一。用生白矾一两研末,用醋溶化,入面粉取其胶粘,和作小饼,贴两足心,纱布包之一宿,治小儿痰嗽,上气喘急,喉中有拽锯之声音。②小儿推拿方法。《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痰嗽,上气喘急,有升无

  • 支嗽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①即支饮,详该条。②即支咳,详该条。

  • 湿化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为湿化。”太阴属土主湿,故太阴司天则湿化。

  • 唐烈三

    【介绍】:见唐大烈条。

  • 医方易简集

    方书名。9卷。清·王晋夫辑(其子王鹏寿续增)。刊于1852年。本书为单验方汇编的一种,分上部、中部、下部、四肢、杂症、伤损、疮毒、妇女、小儿共9类,2400余方。并附外科大症图1卷及《遂生福幼》1卷。

  • 喉咙

    解剖部位名。①《灵枢·忧恚无言篇》:“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重楼玉钥》卷上:“盖喉咙为息道,咽中下水谷。”《类经》卷二十一:“人有二喉,一软一鞕(即硬),软者居后是谓咽喉,

  • 体位

    针灸术语。指针灸取穴或施术时患者躯体所采取的位置。《标幽赋》所载的“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即指此而言。体位一般分坐位、卧位和立位三种,详见各该条。

  • 鼻衄

    病证名。又名衄血、鼻沥血。《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腑脏有热,热乘血气,血性得热即流溢妄行,发于鼻者,为鼻衄。”因肺热上壅所致者,症见鼻衄鼻干,咳呛少痰。宜清泻肺热,用桑丹泻白散加减。因胃热薰蒸所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