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风痿

产后风痿

病证名。亦称产痿。多由冲任血虚,心脾失养,故宗筋松弛,不能束骨而利机关,令人手足痿弱,怔忡目眩,宜用血风汤,或以大红野蔷薇花子一两,酒煎服。初起一般可愈,如日久两手不能提举,以蔷薇花四两,当归二两,红花一两,浸酒五斤,每日随量饮之。若以降火滋阴破气破血为治,则荣卫愈伤,终身废弃。

猜你喜欢

  • 虞悰(cóng 从)

    【生卒】:434~499【介绍】: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家,字景豫。会稽余姚(今浙江绍兴)人。著有《食珍录》,已佚。

  • 薢宝叶

    出《汉英韵府》。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

  • 眼生肉线

    病证名。即眼生长肉。详该条。

  • 并阴

    阴气并结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切其脉并阴,并阴者,脉顺清而愈。”

  • 寒温条辨摘要

    书名。又名《瘟疫条辨摘要》。2卷。清·杨璿、陈良佐原著,吕田集录。刊于1811年。吕氏认为博采瘟疫良方,推崇真如陈氏所著《二分晰疑》,并赞扬《寒温条辨》一书“使寒温之辩,朗若列眉”(见引言),遂以陈、

  • 石决明丸

    《奇效良方》卷五十七方。石决明、五味子、菟丝子(酒浸)各一两,山芋、知母、细辛、熟地黄各一两五钱。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肝虚血弱,两目昏暗。

  • 神仙

    古代医书分类名称之一。西汉时将医书分为四类,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神仙主要是研究、探求长生之道。《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

  • 蛔虫贯膈

    病证名。出清·余梦塘《保赤存真》卷四。系脾胃虚寒,蛔虫上扰的证候。症见右上腹部阵发绞痛,痛时患儿哭叫,屈体弯腰,出冷汗,面色苍白,常伴呕吐,可吐出蛔虫和胆汁。阵痛之间仍留微痛。剑突下稍右疼痛拒按,脉弦

  • 中气

    ①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②指脾气。脾气主升,脾虚下陷可发生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治疗,补益中气就是补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气。③运气术语。指中见之

  • 八段锦

    ①小儿指纹名称之一。又称八片锦。见《四诊抉微》。指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向的各种类型的合称。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热;垂针形主伤风、泄泻;水字形主食积;乙字形主肝病惊风;环形主疳积吐逆;珠形主病危。此外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