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名蝦蟆瘟、大头瘟,瘟疫红喉,颅鹚瘟。多由感受天行瘟疫之气致咽喉红肿疼痛,继之肿痛连及腮项头面,身发寒热。《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瘟毒喉痹,乃天行瘟疫之气,其证则咽痛项肿,甚有颈面头项俱肿者,北
见《广西中草药》。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出《灵枢·癫狂》。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介绍】:南宋医家。所撰《胡元质经效方》,为江淮一带医家所推重。
是期的异体字。《说文·月部·期》段注:“朞借为期年、期月字。”详“期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烦。详该条。
见《桂海虞衡志》。为冰凉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履岩本草》。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862~1918【介绍】:晚清著名医家。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早年学文,后学医,为早期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
见秘传推拿要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