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浅注方论合编
见医学初阶条。
见医学初阶条。
①出《名医别录》。为独活之别名。②出《新修本草》。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证名。产妇在饮食时或睡眠中汗出较多,一般2~3天之后可逐渐减少以致恢复,属正常生理现象。若汗出过多或持续时间长,则属病态。多因体质素弱,复因产时气血耗伤,以致肺气更虚,卫阳不固,腠理疏泄,气阴两虚所致
【介绍】:见翁仲仁条。
【介绍】:见崔季舒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由于性急多怒,因郁而气血俱热,以致热灼伤津,阴血枯竭而患经闭不行。治宜清热解郁。方用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柴胡、香附。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栀子。详该条。
出《摘元方》。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圣济经解义》10卷,已佚。
病名。①《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腹中气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也。”多因饮食寒温不适,气机阻塞而致腹中气痛的病症。宜理气为主,用荔香散。②指因气郁而发作的阴囊坠痛,或伴有少腹结滞不舒、大小便困难、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