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花镜》。为西番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医林改错》:“糟鼻子,色红,是瘀血。”详酒齇鼻条。
证名。指发热如潮汛之有定时。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张氏医通》卷三:“潮热有作有止,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发。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有虚有实,惟伤寒日晡发热,乃胃实,别无虚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下唇粘膜,与承浆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瘟疫,口噤,口臭,面颊肿;以及齿龈炎,口腔炎等。点刺出血。
排脓托毒之简称。详内托条。
即膀胱。《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详膀胱条。
见仙拈集条。
【介绍】:参见孙一奎条。
【介绍】:明代医生。湖北鄂城人。精于医术。其子林思齐、孙林璧都继承医业。
经穴名。代号GB44。《灵枢·本输》原名窍阴,《圣济总录》名足窍阴。属足少阳胆经。井(金)穴。位于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布有趾背神经,趾背动、静脉和趾底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