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即蛇身。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黄芩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即养阴润燥。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露蜂房,详该条。
病因之一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使气机紊乱,脏真损伤而成为致病因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参三因条。
见《广东中药》。为铁包金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实功条。
掌(或跖)与指(或趾)的阴面皮色较白,称白肉,阳面生毫毛的部位皮色较深,称赤肉。赤肉与白肉的分界处,称赤白肉际。《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
证名。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作“圊脓血”。指大便下脓血。详便脓血、脓血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