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伤衄血

内伤衄血

病证名。统指无外伤外感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卷二:“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常由肺热上壅、胃热熏蒸、肝火上炎、阴虚火浮等因所致。因肺热者,伴见口干鼻燥,或见咳呛。治宜辛凉清解,可选用泻白一物汤,或桑菊饮丹皮茅根。因胃热者,伴见口渴口臭大便秘结。治宜清胃降火,可选用玉女煎,或清胃汤加酒大黄。因肝火者,伴见烦躁易怒,头胀目赤。治宜清肝泻火,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清肝饮肝肾阴虚,火浮于上者,伴见头晕耳鸣,脉沉细而数。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龟版牡蛎等。本证可见于血液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肝硬变、鼻腔炎症等疾病。参见鼻衄条。

猜你喜欢

  • 外证头痛

    病证名。指外感头痛。《内外伤辨·辨头痛》:“外证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入里实方罢。”详外感头痛条。

  • 人经

    泛指人体经脉。《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 赤龙皮

    ①见《本草纲目》。为松木皮之别名,详该条。②出《肘后方》。为槲皮之别名,详该条。

  • 脾实热证

    指脾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名曰脾实热也。”《太平圣惠方》卷五:“夫脾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心胸烦闷,唇口干焦,身热颊疼,体重不能转侧,语

  • 李延昰

    【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初名彦贞,字我生;一字期叔,号辰山。华亭(上海市松江)人。长于脉学,汇集脉学文献七十余种,结合家学及个人经验,编成《脉诀汇辨》(1662年刊行)一书,其中包括

  • 信水

    见《血证论》。即月经。详该条。

  • 大瘕泄

    古病名。《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本病后人有数解:①即痢疾。《研经言》:“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②一种阴虚似痢症,由肾虚所致。《医贯·痢疾论》:

  • 麻疹谵妄

    病证名。指麻疹出现谵妄症状。《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谵妄一证,乃毒太盛,热昏心神而然也。”治宜清火解毒。疹未出而谵妄者,用三黄石膏汤;疹已出而谵妄者,用黄连解毒汤。

  • 胎疟

    出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疟。详该条。

  • 史国信

    【介绍】:见史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