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清·阎纯玺《增补胎产心法》卷上:“妊娠脐下冷痛,腹胀虚疼,小便频数,大便虚滑,皆食生冷所致,小建中加炮姜、木香,不应更加茴香、良姜。”
出《新修本草》。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即半边旗,详该条。
十二剂之一。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参热可制寒条。
耳屏与面颊之间的部位。《灵枢·五阅五使》:“明堂广大,藩蔽见外。”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百草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即梦遗。详该条。
戾气的简称。详该条。
指寒热气血痰瘀食积等夹杂所致的积证。《证治准绳·杂病》:“杂积通治,万病紫菀丸、局方温白丸、厚朴丸。”参见积有关条。
出《范汪方》。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