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
见《湖南药物志》。为雪里开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见喉科紫珍集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四楞筋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约七世纪中叶【介绍】:唐代医家,一作大天和尚。和其他医家将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医书共同编译为藏文《医学大全》,广为流传,是为藏医学史上最古的医学文献,已佚。该书对藏医学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作用。
即肾脏。与外肾(男子外生殖器)相对而言。
病证名。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症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心烦,由余血奔心,故烦闷不安兼腹痛也。……宜祛瘀血为主,服金黄散。七日后作虚烦治,服麦门冬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