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刘邦永

刘邦永

【介绍】:

明代医家。从化(今广东从化)人。少年时孤贫,在山中打柴为生。传说后来跟从“异人”学医,于是以医行世。用药不拘限于古方,为人放荡不羁,故人称是颠狂废人,因而自称“废翁”。好神仙,并推崇太素脉。著有《惠济方》一书,佚。

猜你喜欢

  • 眼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千层矮

    见《湖南药物志》。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 血热月经过多

    病证名。多因素体阳盛内热,热扰血溢,或过嗜辛辣,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血量过多,或经行持续时间延长,血色深红或紫,稠粘或有臭秽气味。面红身热,口干作渴,时作烦躁。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汤加阿胶

  • 辟谷

    养生术语。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即不食谷物。当时一些古人认为,不吃含有渣滓的东西可以长生。因此,探索辟谷的方法,以柏叶,松子、柏子等作代用食品。汉武帝时,此法较盛行。

  • 冲脉

    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等篇。其循行路线,所载多有出入,《针灸甲乙经》:“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口唇。”本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

  • 伏饮

    病名。痰饮之一。因饮邪伏匿于体内,或留饮去而不尽,潜伏为患。《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唾,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治宜化饮逐邪,扶正固本。方用

  • 五指骨

    骨名。又名锤骨。即掌骨。详该条。

  • 调经论篇

    《素问》篇名。调,调治;经,经脉。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故名。

  • 药对

    书名。①指《雷公药对》。详该条。②北齐·徐之才撰。书目见《嘉祐补注本草》所引书传。2卷。此书一般认为是在《雷公药对》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而成。《嘉祐本草》称此书“以众药名品,君臣佐使,性毒相反及所主疾病,

  • 芮养仁

    【介绍】:明代医家。字六吉。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人。对于医学常有自己的见解,见闻较广,著有《医经原始》等书,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