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十三脏腑

猜你喜欢

  • 针注疗法

    即水针疗法,见该条。

  • 下横骨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 便热

    便,方便、适宜。《灵枢·师传》:“寒中之属则便热。”“便热”一方面指病人因里寒而喜欢温热食物和居处环境,故“临病问所便”,了解病人有“便热”的情况有助于对里寒证的诊断。另一方面指里寒证适宜用温热性药物

  • 元芩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黄芩之别名,详该条。

  • 医方丛话

    医话著作。8卷。清·徐士銮辑。刊于1886年。本书杂录诸子百家著作中有关本草、单方及医论,内容不加分类,共收医话约800余条。每条立小标题,附记出处,间有简短按语。卷6末另辑附钞1卷,系据其家藏的宋本

  • 淫热眼

    病名。见佚名《抄本眼科》。即风火眼。详该条。

  • 石顽老人诊宗三昧

    见诊宗三昧条。

  • 乌芋

    出《广雅》。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 漏下黑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 子盗母气

    五行学说术语。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如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肺气虚弱,可发展为脾失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