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十变

猜你喜欢

  • (眼)小嘴

    见《广勤轩遗稿》。即外眦。详该条。

  • 跟疽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详该条。

  • 秦胶

    出《本草经集注》。即秦艽,详该条。

  • ①形容水自下而上,似泉水上涌。如涌水、涌泉。《素问·气厥论》:“肺移寒于肾,为涌水。”《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涌泉。”②呕吐上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素问·阴

  • 面骨

    构成面颅的骨块,包括上腭骨、颊车骨、颧骨、鼻骨、泪骨、甲介骨、口盖骨、鼻柱骨、舌骨等。详上腭及各骨条。

  • 膊(bó 博)

    又名臂膊。①指上肢(上膊)和前臂部(下膊)。②指上臂外侧。

  • 幼科心法要诀

    书名。6卷(即《医宗金鉴》卷50~55)。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

  • 伤风自利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外感风邪后出现泄利。多因脾胃嫩弱,感受风邪,肺气上逆,脾失运化所致。其症以怕冷鼻塞,咳嗽气促而泄泻为特征。治宜疏散外风,调理脾气。用人参败毒散。

  • 单蛾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喉蛾“肿于一边者为单蛾,此其形必圆突如珠。”详乳蛾条。

  • 气机不利

    泛指脏腑功能活动失调。通常用以说明脏腑气化过程中,升清降浊机能紊乱,因而产生呃逆、胸脘痞闷、腹胀、腹痛、二便失调等症。